百花香气傍行人,花底垂鞭日易醺。
意思:百花香气周围人,花底垂鞭日易醉。
出自作者[唐]方干的《东阳道中作(一作寒食日)》
全文赏析
这首诗《百花香气傍行人,花底垂鞭日易醺。
野父不知寒食节,穿林转壑自烧云。》是一首描绘春天百花盛开、自然风景的诗,通过对野老与百花、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首句“百花香气傍行人”,诗人以花香为引,描绘了春天的百花盛开、香气四溢的景象,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傍行人的描绘,则表现了花香的扩散、行人的驻足欣赏,进一步突显了春天的气息。
“花底垂鞭日易醺”一句,诗人通过“花底”和“垂鞭”的描绘,表现了人们在花丛中游玩、欢笑的场景,同时也暗示了春天的阳光明媚、温暖宜人。而“日易醺”则表现了人们陶醉在花香中的状态,进一步强调了花香的浓郁和春天的美好。
第三句“野父不知寒食节”,诗人以一位乡村野老为视角,描绘了他对寒食节的无知。野父在林间穿行,不知这是传统的寒食节,这不仅表现了乡村生活的纯朴,也反映了诗人对传统民俗的关注与思考。
最后一句话“穿林转壑自烧云”,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乡村野老在烧云彩过寒食节的场景。这句诗不仅表现了乡村生活的自然、纯真,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百花盛开、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同时,诗人以乡村野老为视角,展现了传统民俗的纯朴与自然,也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与思考。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