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癸丑元日》 相期十二楼前月,剩看花灯万点红。

相期十二楼前月,剩看花灯万点红。

意思:相期十二楼前一个月,剩看花灯万点红。

出自作者[明]杨基的《癸丑元日》

全文赏析

这首诗《霏霏元日雪,脉脉人日雨》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诗,通过对雨雪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生活的感慨。 首先,诗的开头“霏霏元日雪,脉脉人日雨”就以鲜明的对比描绘了两种天气:雪和雨。雪是“霏霏”,给人以冷清的感觉;雨是“脉脉”,充满了温情。这种对比不仅描绘了天气,也暗示了作者对生活的不同感受。 接着,“春来无日不轻阴,薄雾寒云满南浦”描绘了春天的阴雨天气,薄雾和寒云弥漫,给人以冷清的感觉,但这也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然后,“草色未逢金勒马,柳条先映玉楼莺”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虽然还没有看到绿色的草和金勒马,但柳条已经映照在玉楼之上,预示着春天的生机勃勃。 然而,接下来的“今年风雨兼冰雪,忘却春幡庆春节”描绘了今年风雨交加、冰雪交加的天气,使得作者忘记了春天的到来。这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无奈和感慨。 最后,“谁与观云卜大通,且须祈谷问年丰。相期十二楼前月,剩看花灯万点红。”作者期待着有人能和他一起预测天气、祈求丰收,期待着在十二楼前的月光下看到万点红的花灯。这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希望和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无奈和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和期待。诗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读来令人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霏霏元日雪,脉脉人日雨。
春来无日不轻阴,薄雾寒云满南浦。
常年有雨复新晴,淑气韶光淡绕城。
草色未逢金勒马,柳条先映玉楼莺。
今年风雨兼冰雪,忘却春幡庆春节。
野杏缄愁待酒催,江梅索笑邀人折。
谁与观云卜大通,且须祈谷问年丰。
相期十二楼前月,剩看花灯万点红。
作者介绍 杨基简介
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吴中(今江苏苏州),“吴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张士诚幕府,为丞相府记室,后辞去。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

杨基诗风清俊纤巧,其中五言律诗《岳阳楼》境界开阔,时人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少时曾著《论鉴》十万余言。又于杨维桢席上赋《铁笛》诗,当时维桢已成名流,对杨基倍加称赏:“吾意诗境荒矣,今当让子一头地。”杨基与高启、张羽、徐贲为诗友,时人称为“吴中四杰”。

关键词解释

  • 前月

    读音:qián yuè

    繁体字:前月

    英语:[经] preceding month

    意思:上个月。
    唐·白居易《自问行何迟》诗:“前月发京口,今辰次淮涯。”
    《儒林外史》第十二

  • 花灯

    解释

    花灯 huādēng

    (1) [festive lantern]

    (2) 指元宵节供观赏的用花彩装饰的灯

    (3) 南方普遍流传的民间歌舞

    引用解释

    用花彩装饰的灯。常特指元宵节

  • 相期

    读音:xiāng qī

    繁体字:相期

    意思:期待;相约。
    唐·李白《赠郭季鹰》诗:“一击九千仞,相期凌紫氛。”
    宋·王安石《送孙立之赴广西》诗:“相期鼻目倾肝胆,谁伴溪山避网罗。”
    清·侯方域

  • 十二

    读音:shí èr

    繁体字:十二

    意思:
    1.十分之二。
    《史记高祖本纪》:“地方二千里,持戟百万,县隔千里之外,齐得十二焉。”
    裴骃集解引苏林曰:“十二,得十中之二。”

  • 看花

    读音:kàn huā

    繁体字:看花

    意思:唐时举进士及第者有在长安城中看花的风俗。
    唐·刘禹锡《元和十一年自郎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宋·钱易《南部新书》甲:“施肩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