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胸中颇明白,只怜华发不胜簪。
意思:老子思想中很清楚,只可怜白发不胜簪。
出自作者[元]王冕的《偶成》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深沉感慨的诗。诗人以历史典故和人物为引子,表达了对人生、命运和时代的复杂情感。
首句“桑田沧海事沈沈”以沧海桑田的变迁,暗示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沉浮,为全诗奠定了深沉的基调。
“慨慷谁能论今古?”一句,诗人表达了对古今变迁的感慨,也展现出对历史的深深思考。
接着,诗人通过“刖足卞和因献玉,然脐董卓岂无金?”两句,运用卞和献玉和董卓的金脐两个典故,进一步阐述了世事无常,命运多舛的主题。卞和因献玉而被刖足,董卓虽有金脐却终遭恶果,这两个例子都表现了人生的不幸和世间的不公。
“虽求知己终难合,差立功名错用心。”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际关系和追求功名的深深无奈。诗人感叹,即使想寻求知己,也难以找到合适的人,而追求功名也往往用心良苦,难得成功。
最后两句“老子胸中颇明白,只怜华发不胜簪。”诗人以老子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深刻理解。然而,这种理解并不能改变诗人的境遇,华发渐生,无法承受发簪的重量,象征着诗人的衰老和无力。
整首诗情感深沉,典故运用得当,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历史和命运的深刻理解和无奈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