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荧煌,香旖旎,闲放一堆鸳被。
意思:灯烛荧煌,香却长得枝叶繁盛,闲放一堆鸳被。
出自作者[宋]孙光宪的《更漏子·听寒更》
全文赏析
《更漏子·听寒更》是宋代词人孙光宪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通篇表现的是词人的寂寞之情。
上片“绿树深”三句,以素描之法勾出夏夜的幽静景象。此言夏日之夜,皎洁的月光泻向大地,照得树木、屋宇、池沼一片碧绿;而到夜晚,万籁俱寂,只听得远处传来一阵阵凄凉的漏声。此情此景中,词人的内心也自然感到一阵清冷和孤寂。“芜然蕙草暮”一句,由写景转入抒情。“芜然蕙草暮”系用屈原《离骚》“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之意。词人慨叹那昔时繁茂的蕙草现在已变得一片荒芜,隐含着对人生短暂、好景不长的喟叹。
下片转而抒发寂寞相思的情怀。“花梢冷”三句,承上启下,由夏夜过渡到春日。言眼前的花梢虽还缀着几朵残红,但春天却已悄然归去;词人所思念的人儿也早已远去他乡,不知其踪迹何处。“海绡”二句,由思念意中人而联想起对方对自己的绝情负心。“海绡”本指薄纱似的轻绸,这里喻指薄情;“君泪盈”则是指对方珠泪满眶。词人说:我与你虽然天各一方,但两心常思常想常牵绕。可如今你却为了新欢而抛弃了我,让我空留心头相思之苦。“妾意浓”三句,再由对方转而述及自身。此处是说:我虽对你感情深厚,但你却弃我而去;因此我的这份浓情蜜意竟无处倾诉。最后词人又回到现实中来:“几时重”,是自问,也是徒问,因为事实上这种念头在他的心中一刻也没有打消过。
全词以景起笔,以情结章,上下片之间看似松散无序,实则暗脉相通;且将眼前之景与心中之情打成一片,使这首词在意境上显得浑厚而苍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