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观飞惊。
意思:楼阁高耸如飞,触目惊心。
出自作者[元]张可久的《霜角 紫阳书声 以上八首并见北曲聊乐府外集》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中包含了地点、事件和作者,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这首诗的背景。
首先,这首诗描绘了一座楼观,飞惊的景象令人惊叹,周围的山峰环绕着翠绿的屏风。这样的描绘给人一种壮丽而宁静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仙境之中。
接下来,诗中提到了朱夫子和鲁先生在山中讲授,这暗示了这是一位儒家学者在山中讲学的地方。朱夫子可能是指朱熹,他是南宋时期的著名理学家,而鲁先生则可能是指鲁诗公羊学派的创始人或其弟子。
“短檠。雪屋灯。琅琅终夜声。”这几句诗描绘了学习环境的简朴和学习的刻苦。短檠指的是一种矮床,通常用于放置书籍和蜡烛。雪屋灯则暗示了学习环境的寒冷和艰苦,但同时也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琅琅终夜声则描绘了夜晚读书的声音,这表明学习氛围浓厚,人们都在努力学习。
最后,“传得先儒道妙,百世下、以文鸣。”这几句诗表达了对学问的敬仰和对知识的追求。通过学习先贤的智慧,人们可以获得道妙,这是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境界。这种追求可以流传百世,以文鸣则强调了学问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简朴的学习环境以及追求学问的精神,表达了对知识的敬仰和对学问的追求。同时,这首诗也暗示了儒家学者在山中讲学的场景,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