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望远十舍,诲席无由亲。
意思:相对远十舍,教席无法亲自。
出自作者[宋]廖行之的《寄舅氏》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游北山结斋处时所写,表达了对这位老师的怀念和赞美。
首联“北山结斋处,爽垲非嚣沙。”描绘了北山斋居的环境,高爽干燥,远离喧嚣,给人一种清静幽雅的感觉。
颔联“开轩寻丈间,四座情誾誾。”描述了作者进入斋居后,感受到的氛围是亲切而和谐的。这里的一举一动,都让人感到舒适和愉悦。
接下来的几联,作者表达了对老师的敬仰和怀念。“君无挟长态,我亦忘等伦。”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老师人格的敬仰,他并没有因为年龄或其他因素而有所保留或偏见,而是以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个人。“终朝究道艺,得趣何其真。”描述了老师的教学态度和对道艺的追求,让作者受益匪浅。“一从分携去,声迹如参辰。”描述了作者与老师分别后的思念之情,如同参辰两星,虽在天空相对,却难以相见。“相望远十舍,诲席无由亲。”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思念之深,即使相隔甚远,也无法亲自接受老师的教诲。
最后两联,“秋高鳌峰秀,得助尤清新。”是对北山结斋处的赞美,这里秋高气爽,环境优美,给作者带来了新的启发和帮助。“明珠不分锡,何以尉吾贫。”则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之情,老师就像一颗明珠,照亮了作者的人生道路,帮助他解决了许多困难。
整首诗通过对北山结斋处的描绘和对老师的怀念,表达了作者对道艺的追求和对老师的敬仰之情。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