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春尽日》 外院池亭闻动锁,后堂阑槛见垂帘。

外院池亭闻动锁,后堂阑槛见垂帘。

意思:外院池亭听到动锁,后堂栏槛见垂帘。

出自作者[唐]韩偓的《春尽日》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 首先,诗的开头“树头初日照西檐,树底蔫花夜雨沾。”就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阳光初照在树梢,花儿在夜雨中绽放。这两句诗以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外院池亭闻动锁,”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对外院池亭的印象,那里的锁动了起来,暗示着有人正在活动。这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后堂阑槛见垂帘”这句诗描绘了诗人透过后堂的栏槛,看到了垂下的帘子。这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静谧和优雅。 “柳腰入户风斜倚,”这句诗以柳树的姿态为喻,描绘了风的动态和柳树的柔美。 “榆荚堆墙水半淹”这句诗则以榆荚堆积在墙边,暗示着春天的雨水多。 最后,“把酒送春惆怅在,”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和对逝去的无奈。而“年年三月病厌厌。”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易逝的惆怅和无奈。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和无奈。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树头初日照西檐,树底蔫花夜雨沾。
外院池亭闻动锁,后堂阑槛见垂帘。
柳腰入户风斜倚,榆荚堆墙水半淹。
把酒送春惆怅在,年年三月病厌厌。
作者介绍 庾信简介
韩偓(约842年~约923年),晚唐五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其诗多写艳情,称为“香奁体”。

关键词解释

  • 池亭

    读音:chí tíng

    繁体字:池亭

    意思:池边的亭子;水池和亭臺。
    唐·孟浩然《夏日与崔二十一同集卫明府宅》诗:“言避一时暑,池亭五月开。”
    《新唐书张说传》:“池亭奇巧,荡诱上心。”

  • 后堂

    读音:hòu táng

    繁体字:後堂

    意思:(后堂,后堂)

    1.犹后宫。后妃的居室。
    汉·刘向《九叹愍命》:“逐下祑于后堂兮,迎宓妃于伊·雒。”
    《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遂

  • 垂帘

    读音:chuí lián

    繁体字:垂簾

    英语:hold court from behind a screen

    意思:(垂帘,垂帘)

    1.放下帘子。谓闲居无事。
    《南史顾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