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宣徽使河东经略使郑文肃公挽歌二首》 璿玑敷帝命,金节护边兵。

璿玑敷帝命,金节护边兵。

意思:璇玑敷皇帝命令,金节护边兵。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宣徽使河东经略使郑文肃公挽歌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接受帝命,出征边疆的英勇形象,以及市民对他的敬仰和悼念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赏析: 首联“璿玑敷帝命,金节护边兵”,这里运用了高雅且充满文化韵味的词汇,“璿玑”指北斗星,象征天命,“金节”是使者或大将的节杖,象征权威。这两句诗描述了将军接受皇帝的命令,持金节护卫边疆士兵的雄壮场面。 颔联“尽付将军制,真为儒者荣”,描述了将军承担起全部责任,掌控全局,真正为儒家学者带来了荣耀。这里将将军的勇猛与儒家学者的荣誉相结合,表达了作者对将军的极高赞誉。 颈联“扶摇言上击,濛汜忽西倾”,这里的“扶摇”寓意直上九霄,“濛汜”则指日落之地,象征边疆。这两句诗形象地描绘了将军率军直扑边疆,攻势迅猛。 尾联“罢市人相吊,纷纷满百城”,描述了战争结束后,市民纷纷吊唁,哀悼英勇的将士,满城都是哀伤的气氛。这两句诗深深地表达了作者对英勇将士的哀思和敬仰。 整首诗通过高雅且充满文化韵味的词汇,描绘了将军的英勇形象,以及市民对他的敬仰和悼念之情,表达了作者对英勇将士的深深敬意和哀思。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璿玑敷帝命,金节护边兵。
尽付将军制,真为儒者荣。
扶摇言上击,濛汜忽西倾。
罢市人相吊,纷纷满百城。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帝命

    读音:dì mìng

    繁体字:帝命

    意思:
    1.犹天命。天帝的意志。
    《诗大雅文王》:“有周不显,帝命不时。”

    2.天子的命令。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夔典乐,和神人

  • 命金

    读音:mìng jīn

    繁体字:命金

    意思:送给算命人的酬金。
    《白雪遗音玉蜻蜓问卜》:“你将这银子秤四两,送与先生作为命金。”
    《中国谚语资料一般谚语》:“算命不说好,命金那里讨?”

  • 边兵

    读音:biān bīng

    繁体字:邊兵

    意思:(边兵,边兵)

    1.守边之兵;边防部队。
    《汉书卢绾传》:“豨以郎中封为列侯,以赵相国将监赵·代边,边兵皆属焉。”
    宋·范纯仁《自警》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