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蔡少府赴登州推事》 标格谁当犯,风谣信可听。

标格谁当犯,风谣信可听。

意思:标标准应当是谁犯,传闻确实可以听。

出自作者[唐]高适的《送蔡少府赴登州推事》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一位刚正不阿的官员,他为国为民,不畏权贵,勇于担当。诗中通过对胶东、即墨等地的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官员的敬仰之情。 首联“胶东连即墨,莱水入沧溟。国小常多事,人讹屡抵刑”描绘了胶东和即墨两地的地理环境,暗示了当地的社会状况。胶东和即墨都是山东的重要地区,莱水则是流经此地的著名河流。然而,由于地域小、人口多,常常会发生各种问题,导致官员常常面临各种挑战和压力。这也暗示了这位官员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公才征郡邑,诏使出郊坰”表达了诗人对官员的赞赏之情。这位官员具有卓越的才能,能够处理各种郡邑事务,得到皇帝的信任,被派往郊外处理公务。这表明他得到了皇帝的认可和信任,也暗示了他的能力和才干。 “标格谁当犯,风谣信可听”表达了诗人对官员的敬仰之情。他敢于挑战传统规范和标准,勇于担当责任,得到了当地人民的信任和支持。这也表明他是一位有担当、有责任感、有道德操守的官员。 “祖筵方卜昼,王事急侵星”表达了诗人对官员的关心和祝福。他祝愿官员能够秉持道德原则,为国家和人民做出更多的贡献。同时,他也提醒官员要珍惜时间,尽快完成公务,不要耽误工作。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文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官员的敬仰之情和对他的美好祝愿。这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寓意深刻,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胶东连即墨,莱水入沧溟。
国小常多事,人讹屡抵刑。
公才征郡邑,诏使出郊坰。
标格谁当犯,风谣信可听。
峥嵘大岘口,逦迤汶阳亭。
地迥云偏白,天秋山更青。
祖筵方卜昼,王事急侵星。
劝尔将为德,斯言盖有听。
作者介绍 高适简介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沧州)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

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关键词解释

  • 风谣

    读音:拼音:fēng yáo

    风谣的解释

    古代指民谣或风俗歌谣。

    词语分解

    • 风的解释 风 (風) ē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
  • 标格

    读音:biāo gé

    繁体字:標格

    英语:reference grid

    意思:(标格,标格)

    1.犹规范,楷模。
    晋·葛洪《抱朴子重言》:“吾特收远名于万代,求知己于将

  • 谁当

    引用解释

    何人。当,语助词。《后汉书·五行志一》:“ 桓帝 之初,天下童謡曰:‘小麦青青大麦枯,谁当穫者妇与姑。’” 唐 岑参 《陪狄员外早秋登府西楼因呈院中诸公》诗:“兵马休战争,风尘尚苍茫。谁当共携手,赖有冬官郎。” 宋 王安石 《弯碕》诗:“永怀 少陵 诗:‘菱叶净如拭’。谁当共新甘,紫角方可摘。”

    1.何为,为什么。 唐

  • 犯风

    读音:fàn fēng

    繁体字:犯風

    意思:(犯风,犯风)

    1.冒着大风。
    清·吴敏树《许孝子传》:“﹝许伯泰﹞闻母在家病急,时官有施药者,其药良,急求得之,犯风下湘,溺死洞庭中。”

  • 可听

    读音:kě tīng

    繁体字:可聽

    意思:(可听,可听)

    1.可以听从。
    《三国志魏志田畴传》:“﹝太祖﹞乃下世子及大臣博议。世子以畴同于子文辞禄,申胥逃赏,宜勿夺以优其节,尚书令荀彧、司隶校尉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