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徐高御挽歌》 玉棺从此闭,金鼎代相欺。

玉棺从此闭,金鼎代相欺。

意思:玉棺从此关闭,金鼎代互相欺骗。

出自作者[唐]张说的《徐高御挽歌》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蒲密遥千载,鸣琴始一追》,是一首对古代仁义道德的赞美诗。诗中表达了对古代公卿的敬仰,对仁义道德的传承的期待,以及对现实世界的反思。 首联“蒲密遥千载,鸣琴始一追。公卿传世范,仁义续灵基”,诗人通过描绘蒲密(可能是地名)与现实世界的距离,表达了对古代公卿的敬仰之情。他们留下的“世范”,即仁义道德的典范,如同灵基一样,照亮了人们的前行之路。诗人用“鸣琴”这一意象,表达了对仁义道德的追求和传承。 颔联“不待南游禄,何先北帝期”,诗人对公卿们不追求功名利禄,而是坚守仁义道德的行为表示敬仰。他们没有急于去追求南方的荣华富贵,而是坚守北帝期——即坚守仁义道德的使命。这种高尚的精神境界,令人敬佩。 颈联“玉棺从此闭,金鼎代相欺”,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反思。玉棺指的是古代公卿们的遗体,他们死后,玉棺从此封闭,不再有人能够见到他们的遗体。而金鼎代相欺则是指现实世界中,人们往往被金钱、权力等物质诱惑所迷惑,忘记了仁义道德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公卿的赞美和对现实世界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仁义道德的坚守和追求。诗人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对比,提醒人们要坚守自己的信仰和道德底线,不被外界的诱惑所迷惑。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相信在仁义道德的指引下,人们能够走出困境,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这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描绘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仁义道德的坚守和追求。同时,这首诗也具有很强的启示性和感染力,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和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蒲密遥千载,鸣琴始一追。
公卿传世范,仁义续灵基。
不待南游禄,何先北帝期。
玉棺从此闭,金鼎代相欺。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张说(yuè)(667年-730年),字道济,一字说之,河南洛阳人,唐朝政治家、文学家。

张说早年参加制科考试,策论为天下第一,历任太子校书、左补阙、右史、内供奉、凤阁舍人,参与编修《三教珠英》,因不肯诬陷魏元忠,被流放钦州。后来,张说返回朝中,任兵部员外郎,累迁工部侍郎、兵部侍郎、中书侍郎,加弘文馆学士。

张说拜相后,因不肯党附太平公主,被贬为尚书左丞,后拜中书令,封燕国公。姚崇拜相后,张说被贬为相州刺史,又贬岳州刺史,在苏颋进言下,改任荆州长史。张说在担任天兵军大使时,持节安抚同罗、拔曳固等部,讨平突厥叛将康待宾,被召拜为兵部尚书。后又讨平康愿子叛乱,建议裁撤镇军,整顿府兵,升任中书令,加集贤院学士,并倡议唐玄宗封禅泰山,进封右丞相。

张说脾气暴躁,与同僚关系不睦,而且生性贪财,因此遭到弹劾,被免去中书令,后被迫致仕。不久,张说被起复,先为右丞相,又任左丞相。开元十八年(730年),张说病逝,时年六十四岁。追赠太师,谥号文贞。

张说前后三次为相,执掌文坛三十年,为开元前期一代文宗,与许国公苏颋齐名,号称“燕许大手笔”。

关键词解释

  • 金鼎

    读音:jīn dǐng

    繁体字:金鼎

    意思:
    1.黄金炊具。
    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金鼎玉杯,银樽珠襦之宝,皆以送女。”

    2.为鼎类炊具的美称。
    宋·陈师道《满庭

  • 从此

    读音:cóng cǐ

    繁体字:從此

    短语:尔后 随后 后 后来 过后 事后 其后 从此以后 然后 之后 嗣后 下

    英语:thence

    意思:(从此,从此)<

  • 玉棺

    读音:yù guān

    繁体字:玉棺

    意思:
    1.传说中玉制的棺。
    《后汉书方术传上王乔》:“天下玉棺于堂前,吏人推排,终不摇动。
    乔曰‘天帝独召我耶?’乃沐浴服饰,寝其中,盖便立覆……或云此古

  • 相欺

    读音:xiāng qī

    繁体字:相欺

    意思:相互蒙骗;蒙骗。
    《史记穰侯列传》:“百相背也,百相欺也,不为不信,不为无行。”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