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时归去,作个闲人。
意思:什么时候回去,作个闲人。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行香子·清夜无尘》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由的渴望。
首句“清夜无尘。月色如银。”描绘了一个无尘的清夜里,月光如银般皎洁。这里的“月色如银”给人一种宁静、纯洁的感觉,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清明和淡泊名利的心境。
“酒斟时、须满十分。”这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他主张享受生活,尽情地喝酒,不拘泥于形式和规矩。这也反映了诗人对束缚生活的虚名浮利的否定,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浮名浮利,虚苦劳神。”是对世俗名利的批判,诗人认为这些虚名浮利会让人虚耗精神,徒增烦恼,因此应当舍弃。
“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这句用三个形象的比喻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他感叹光阴如驹马在缝隙中奔腾而过,如石火在燧石中燃烧瞬间,如身在梦中不知其真。这里再次表达了诗人对虚名浮利的淡然,以及对真实生活的珍视。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表达了诗人对无人赏识自己才华的感慨,也透露出对人际交往的淡漠。
“且陶陶、乐尽天真。”是诗人对生活的态度,他主张要尽情享受生活,快乐地面对生活,不拘泥于形式和规矩,追求内心的自由和真实。
“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他渴望能够归隐,过上一种悠闲的生活,可以面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享受生活的平静和自由。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虚名浮利的否定,对真实生活的珍视,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优美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将内心的思考和对生活的渴望表达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