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金人捧露盘 净业寺观莲,有怀荪友》 藕风轻,莲露冷,断虹收,正红窗、初上帘钩。

藕风轻,莲露冷,断虹收,正红窗、初上帘钩。

意思:藕风轻,莲花露冷,断虹收,正红窗、初上帘钩。

出自作者[清]纳兰性德的《金人捧露盘 净业寺观莲,有怀荪友》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的景色,并表达了深深的离愁。 首句“藕风轻,莲露冷,断虹收”就描绘出一幅生动的夏日景象,微风轻拂,莲叶上的露珠带着凉意,天空中一道断断续续的彩虹正在消失。这些细节描绘出夏日傍晚的宁静与清凉。 “正红窗、初上帘钩”进一步描绘了室内的景象,红色的窗帘刚刚被拉开,表现出一种期待和希望。 “田田翠盖,趁斜阳鱼浪香浮”这一句则描绘了池塘中的荷叶,像翠绿的车盖一样,追逐着夕阳的光辉,鱼儿在夕阳下的水面上跳跃,带出了荷花的香气。这里用“田田”形容荷叶,又用鱼浪香浮来形容荷花的香气,形象生动,让人仿佛能闻到那清新的香气。 “此时画阁垂杨岸,睡起梳头”这两句描绘了室内的人物和她的活动,她居住在垂杨柳的画阁中,醒来后梳洗打扮。这样的描绘给人一种温馨而舒适的感觉。 接下来的“旧游踪,招提路,重到处,满离忧”表达了深深的离愁。“招提路”指的是佛教寺庙的路,诗人旧地重游,却满是离愁,表达了对离人的深深思念。 “想芙蓉湖上悠悠。红衣狼藉,卧看桃叶送兰舟”这一句则描绘了回忆中的景象,他想象着在芙蓉湖上,荷花零落,桃叶送着船只远去,表达了深深的物是人非之感。 最后,“午风吹断江南梦,梦里菱讴。”午后的风将梦吹散,只剩下对过去的回忆。菱讴是菱叶的歌声,诗人用它来象征过去的欢乐时光,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深深怀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的美景,又通过人物的行动和心理描写,表达了深深的离愁。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藕风轻,莲露冷,断虹收,正红窗、初上帘钩。
田田翠盖,趁斜阳鱼浪香浮。
此时画阁垂杨岸,睡起梳头。
旧游踪,招提路,重到处,满离忧。
想芙蓉湖上悠悠。
红衣狼藉,卧看桃叶送兰舟。
午风吹断江南梦,梦里菱讴。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简介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

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1673年)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1676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纳兰性德曾拜徐乾学为师。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康熙皇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关键词解释

  • 断虹

    读音:duàn hóng

    繁体字:斷虹

    意思:(断虹,断虹)
    一段彩虹;残虹。
    宋·欧阳修《临江仙》词:“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
    元·傅若金《送笃御史之南臺》诗:“明朝挟策

  • 帘钩

    读音:lián gōu

    繁体字:簾鈎

    意思:(帘钩,帘钩)
    卷帘所用的钩子。
    唐·王昌龄《青楼怨》诗:“肠断关山不解说,依依残月下帘钩。”
    《随园诗话》卷八引清·陈以刚诗:“六朝山立帘钩外,万卷书横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