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邹判官往陈留》 国使乘轺去,诸侯拥节迎。

国使乘轺去,诸侯拥节迎。

意思:国使者乘小马去,诸侯拥节迎。

出自作者[唐]张继的《送邹判官往陈留》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借对时局的感慨来表达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关心。 首联“齐宋伤心地,频年此用兵。”描绘了齐宋两国频繁发生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痛苦和悲伤。这一联直接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痛恨和对和平的向往。 颔联“女停襄邑杼,农废汶阳耕。”进一步描述了战争对人民生活的严重影响。妇女停止了在襄邑纺织,农民也放弃了在汶阳的耕地,这表明战争已经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产和生活。 颈联“国使乘轺去,诸侯拥节迎。”描绘了国家使臣出使其他国家,诸侯也准备迎接新的官员。这一联表达了国家需要更多的官员和使节来处理国家大事,同时也表达了对他们的敬意和期待。 尾联“应将否泰理,一问鲁诸生。”作者借孔子弟子曾参之口,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待。这句话的意思是,应该用否极泰来的道理来问一问鲁国的学者们,他们是否能够为国家出谋划策,让国家走向更好的未来。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关注和关心,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期待。通过描绘战争对人民生活的严重影响,以及对国家官员和学者的敬意和期待,这首诗展现了作者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的深深关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齐宋伤心地,频年此用兵。
女停襄邑杼,农废汶阳耕。
国使乘轺去,诸侯拥节迎。
深仁荷君子,薄赋恤黎甿。
火燎原犹热,波摇海未平。
应将否泰理,一问鲁诸生。
作者介绍 张继简介
张继(生卒年不详)字懿孙,汉族,湖北襄州(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约公元753年前后在世,与刘长卿为同时代人。据诸家记录,仅知他是约天宝十二年(约公元七五三年)的进士。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盐铁判官。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他的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

关键词解释

  • 诸侯

    读音:zhū hóu

    繁体字:諸侯

    短语:王公 亲王 公爵

    英语:vassal

    意思:(诸侯,诸侯)

    1.古代帝王所分封的各国君主。在其统辖区域内,世代掌

  • 国使

    读音:guó shǐ

    繁体字:國使

    意思:(国使,国使)
    受国家委派、代表国家而出使他国的使者。
    《周礼秋官象胥》:“﹝象胥﹞掌蛮夷闽貉戎狄之国使。”
    郑玄注:“谓蕃国之臣来覜聘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