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重到江州感旧游题郡楼十一韵》 重过萧寺宿,再上庾楼行。

重过萧寺宿,再上庾楼行。

意思:重过萧寺住宿,再上庾楼走。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重到江州感旧游题郡楼十一韵》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再上庾楼行》。刘禹锡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歌风格独特,语言优美,情感深沉。这首诗也不例外,它通过描绘自己的仕途经历和情感变化,表达了对官场沉浮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首联“掌纶知是忝,剖竹信为荣”,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担任官职的看法,认为自己担任的官职是耻辱,但又能感到剖竹之恩,感到光荣。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于官场的矛盾心理,既有自责和愧疚,又有对于官职的感激和荣耀感。 颔联“才薄官仍重,恩深责尚轻”,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才疏学浅却担任重任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于上级的感激之情,认为上级给予自己的责任还不够重。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能力的认识和对上级的感激之情,同时也透露出对于官场的不满和无奈。 颈联“昔征从典午,今出自承明”,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从典午到承明的转变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一联通过对比典午和承明的不同,表达了作者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情和对官场的不舍之情。 尾联“重过萧寺宿,再上庾楼行”,表达了作者对于再次来到萧寺和庾楼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故乡和友人的思念之情。这一联通过描绘作者再次来到故乡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于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思念之情。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自己的自嘲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表达了作者对于官场沉浮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启示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掌纶知是忝,剖竹信为荣。
才薄官仍重,恩深责尚轻。
昔征从典午,今出自承明。
凤诏休挥翰,渔歌欲濯缨。
还乘小(舟娄)艓,却到古湓城。
醉客临江待,禅僧出郭迎。
青山满眼在,白发半头生。
又校三年老,何曾一事成。
重过萧寺宿,再上庾楼行。
云水新秋思,闾阎旧日情。
郡民犹认得,司马咏诗声。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萧寺

    读音:xiāo sì

    繁体字:蕭寺

    意思:(萧寺,萧寺)
    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中:“梁武帝造寺,令萧子云飞白大书‘萧’字,至今一‘萧’字存焉。”后因称佛寺为萧寺。
    唐·李贺《马》诗之十九:“萧寺驮经马,元从竺国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