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偈颂一百一十七首》 不用童寻药,何须鬼画符。

不用童寻药,何须鬼画符。

意思:不使用儿童寻药,为什么需要鬼画符。

出自作者[宋]释绍昙的《偈颂一百一十七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小供天中节,家贫乐有余》是一首描绘节日场景,表达安居乐业态度的诗。它以一种朴素而亲切的笔触,描绘了端午节时节的家庭生活,展现了诗人在贫困中也能享受生活的乐观态度。 首联“小供天中节,家贫乐有余。”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小供天”这个端午节习俗的名称,将节日与生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表达出诗人在贫困中也能享受生活的乐观态度。这一联通过描绘节日场景,为整首诗定下了轻松愉快的基调。 颔联“蒻包粳米粽,茶点石草蒲。”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节日的场景,用蒻包粳米粽作为节日食品的代表,展现了节日的温馨和欢乐。同时,诗人也描绘了茶点和石草蒲作为节日的茶点,进一步丰富了节日的细节,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活泼。 颈联“不用童寻药,何须鬼画符。”诗人通过诙谐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生活的态度。这里诗人用“童寻药”和“鬼画符”两个典故来表达自己不需要寻求奇奇怪怪的事物来增加节日的乐趣,而是享受平淡而真实的生活。这一联既表达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也展现了诗人幽默风趣的一面。 尾联“千妖俱扫迹。长夏得安居。”诗人以一种豁达的态度看待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认为所有的困难都会被扫除,生活会变得更加美好。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未来的乐观展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端午节家庭生活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在贫困中也能享受生活的乐观态度,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幽默风趣的一面。整首诗语言朴素亲切,画面生动活泼,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和人文精神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小供天中节,家贫乐有余。
蒻包粳米粽,茶点石草蒲。
不用童寻药,何须鬼画符。
千妖俱扫迹。
长夏得安居。
衲僧门下,天地悬殊。

关键词解释

  • 鬼画符

    引用解释

    1.符箓。因笔画缠绕难辨,故称。《醒世姻缘传》第二八回:“ 冶陶 有个店家婆,年纪只好二十多岁,脏得那脸就如鬼画符一般,手背与手上的泥土积得足足有寸把厚。”《何典》第六回:“ 活死人 吓得魂胆俱消……亏杀后头又跑上一个缠杀老道士来,看见 活死人 弄得走头无路,便向身边拿出一张鬼画符来,向众狗一扬,那些狗就絶气无声,尽都摇头豁尾巴四散的

  • 何须

    读音:hé xū

    繁体字:何須

    英语:what is the need

    意思:(何须,何须)
    犹何必,何用。
    三国·魏·曹植《野田黄雀行》:“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唐·封演《封氏

  • 不用

    读音:bù yòng

    繁体字:不用

    短语:毫无 不要 休想 决不 毫不 绝不

    英语:need not

    意思:
    1.不听从;不采纳。
    《管子小匡

  • 画符

    读音:huà fú

    繁体字:畫符

    英语:Taoism draw magic figures or incantations

    意思:(画符,画符)

    1.道士画符箓。
    瞿秋白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