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燕歌行》 调弦促柱多哀声。

调弦促柱多哀声。

意思:调弦短柱多哀声。

出自作者[南北朝]谢灵运的《燕歌行》

全文赏析

这首诗《孟冬初寒节气成》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通过描述作者在寒冷的冬季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表达了深深的情感和无尽的牵挂。 首句“悲风入闺霜依庭”,描绘了寒风入室,霜气依附在庭院的景象,为整首诗定下了凄凉、冷清的基调。接下来的诗句“秋蝉噪柳燕辞楹”,通过生动的描绘秋蝉在柳树上鸣叫,燕子辞别屋梁的景象,进一步展现了季节的变换和环境的萧瑟。 “念君行役怨边城”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远行在外的亲人的思念和担忧,同时也揭示了战争或徭役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无奈。接下来的诗句“君何崎岖久徂征”,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关切和询问,为何远赴边疆,长期征战。 “岂无膏沐感鹳鸣”一句,运用了典故,表达了即使环境艰苦,也要像鹳鸟一样寻找生路,表现出亲人的坚韧和顽强。接下来的诗句“对君不乐泪沾缨”,通过描述作者面对远方亲人不快乐的情景,表达了深深的忧虑和牵挂。 “辟窗开幌弄秦筝”一句,描绘了作者在室内打开窗户,弹奏秦筝的情景,表现出作者内心的苦闷和无奈,同时也为读者展现了作者寻求自我安慰和宽慰的场景。 “调弦促柱多哀声”和“遥夜明月鉴帷屏”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场景,通过明月照耀下的帷幕和屏风,表现出夜晚的寂静和孤独。 最后,“谁知河汉浅且清”和“展转思服悲明星”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愈发强烈,随着时间的推移,思念之情愈发深沉。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同时也揭示了战争或徭役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品读的抒情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孟冬初寒节气成。
悲风入闺霜依庭。
秋蝉噪柳燕辞楹。
念君行役怨边城。
君何崎岖久徂征。
岂无膏沐感鹳鸣。
对君不乐泪沾缨。
辟窗开幌弄秦筝。
调弦促柱多哀声。
遥夜明月鉴帷屏。
谁知河汉浅且清。
展转思服悲明星。
作者介绍 谢灵运简介
谢灵运(385年—433年),原名公义,字灵运,以字行于世,小名客儿,世称谢客。南北朝时期杰出的诗人、文学家、旅行家。

谢灵运出身陈郡谢氏,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生于会稽始宁(今绍兴市嵊州市三界镇)。为东晋名将谢玄之孙、秘书郎谢瑍之子。东晋时世袭为康乐公,世称谢康乐。曾出任大司马行军参军、抚军将军记室参军、太尉参军等职。刘宋代晋后,降封康乐侯,历任永嘉太守、秘书监、临川内史,元嘉十年(433年)被宋文帝刘义隆以“叛逆”罪名杀害,年四十九。

谢灵运少即好学,博览群书,工诗善文。其诗与颜延之齐名,并称“颜谢”,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山水诗派,他还兼通史学,擅书法,曾翻译外来佛经,并奉诏撰《晋书》。明人辑有《谢康乐集》。

关键词解释

  • 调弦

    读音:tiáo xián

    繁体字:調弦

    英语:chord (line)

    详细释义:调整弦乐器各弦音的高低。

    造句:

  • 促柱

    读音:cù zhù

    繁体字:促柱

    意思:
    1.急絃。支絃的柱移近则絃紧,故称。

    2.指移近支絃的柱,以使絃紧。
    宋·陆游《真珠帘》词:“归去,想闲窗深院,调絃促柱。”
    清·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