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小景》 江头日日起西风,江树惊寒叶变红。

江头日日起西风,江树惊寒叶变红。

意思:上游天天起西风,江树惊寒叶子变红。

出自作者[明]刘基的《题小景》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江边的景象,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感受,展现了秋天的韵味和氛围。 首句“江头日日起西风”,描述了江边每日起伏的西风,给人一种秋天的萧瑟之感。西风一起,江面上的波纹也随之涌动,带给人一种沉静的悲凉。 次句“江树惊寒叶变红”,通过对江边树木的感受,描绘了深秋的寒意。树叶因寒冷而变红,这一细节描绘,生动地展现了秋天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季节的更替和生命的变迁。 第三句“天澹云低何处雁”,通过对天空和云彩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氛围。天色淡雅,云彩低垂,给人一种清空寥廓的感觉。而雁群的飞过,则引出了人们对季节更迭和生命迁徙的感慨。 最后一句“一行飞下荻花中”,通过对雁群飞行的描绘,生动展现了秋天的生动景象。雁群在荻花中飞翔,这一画面既美丽又带有一种萧瑟之感,让人对秋天有更深的理解和感知。 整首诗通过对江边秋景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韵味和氛围,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慨和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江头日日起西风,江树惊寒叶变红。
天澹云低何处雁,一行飞下荻花中。
作者介绍 刘基简介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汉族,字伯温,处州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称他刘文成、文成公。

元至顺间举进士。博通经史,尤精象纬之学,时人比之诸葛亮。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闻刘基及宋濂等名,礼聘而至。他上书陈述时务十八策,倍受宠信。参与谋划平定张士诚、陈友谅与北伐中原等军事大计。吴元年(1367)为太史令,进《戊申大统历》。奏请立法定制,以止滥杀。

朱元璋即皇帝位后,他奏请设立军卫法,又请肃正纪纲。尝谏止建都于凤阳。洪武三年(1370)十一月封诚意伯,岁禄240石。四年,赐归。刘基居乡隐形韬迹,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寻以旧憾为左丞相胡惟庸所讦而夺禄。入京谢罪,留京不敢归,以忧愤疾作,胡惟庸曾派医生探视。八年,遣使护归,居一月而卒。刘基精通天文、兵法、数理等,尤以诗文见长。诗文古朴雄放,不乏抨击统治者腐朽、同情民间疾苦之作。著作均收入《诚意伯文集》。

刘基佐朱元璋平天下,论天下安危,义形于色,遇急难,勇气奋发,计划立定,人莫能测。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

关键词解释

  • 江头

    引用解释

    江边,江岸。 隋炀帝 《凤艒歌》:“三月三日向江头,正见鲤鱼波上游。” 唐 姚合 《送林使君赴邵州》诗:“江头斑竹寻应遍,洞里丹砂自採还。” 元 沉禧 《一枝花·咏雪景》套曲:“这其间江头有客寻归艇,我这里醉里题诗漫送程。” 苏曼殊 《碎簪记》:“又明日为十八日,友人要余赴江头观潮。”

    读音:jiā

  • 西风

    读音:xī fēng

    繁体字:西風

    英语:west wind

    意思:(西风,西风)

    1.西面吹来的风。多指秋风。
    唐·李白《长干行》:“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

  • 日日

    读音:rì rì

    繁体字:日日

    意思:每天。
    《左传哀公十六年》:“国人望君如望岁焉,日日以几。”
    唐·王昌龄《万岁楼》诗:“年年喜见山长在,日日悲看水独流。”
    鲁迅《花边文学偶感》:“无

  • 寒叶

    读音:hán yè

    繁体字:寒葉

    意思:(寒叶,寒叶)
    寒天草木的枯叶。
    《魏书彭城王勰传》:“比缠患经岁,危如寒叶。”
    唐·李百药《王师渡汉水经襄阳》诗:“乔木下寒叶,亭林落晓霜。”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