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朝不成曲,幽响在林表。
意思:始终不成曲,幽响在树林。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汴堤莺》
全文赏析
这首诗《古堤多长榆,落荚鹅眼小》是一首优美的田园诗,通过对古堤、榆树、黄流、黄鸟、舟中之人等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感慨。
首联“古堤多长榆,落荚鹅眼小”通过对古堤上榆树繁多,榆荚纷纷飘落的景象的描绘,为读者展现出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图。颔联“其下迅黄流,其上鸣黄鸟”则进一步描绘了堤下的急速流动的黄流和堤上黄鸟鸣叫的场景,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富多元。
颈联“安知舟中人,黑鬓日已少”笔锋一转,转向了对舟中之人生活的关注。诗人通过描述船夫和乘客日渐衰老的黑发,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这一转折使得诗的主题更加深刻,引人深思。
接下来的两联“千里归大梁,玉笙闻{上穴下叫}窕”和“终朝不成曲,幽响在林表”,一联写远行人归家,一联写音乐在林中回荡,各自独立而又相互呼应,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内涵。
最后,“莫羡沙路行,金鞭驰袅袅”以劝诫的口吻告诫人们不要羡慕在沙路上行走的人,他们的生活虽然豪华,但也有其艰辛。这既是对田园生活的赞美,也是对世俗生活的劝诫。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田园生活的美好和人生的短暂。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世俗生活的劝诫和对田园生活的赞美,使得整首诗既有深度又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