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开红而散紫,或蒀于上春。
意思:有人开红而散紫,有人蒀在上春。
出自作者[南北朝]徐勉的《萱草花赋》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咏物诗,通过对萱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
诗的开头,诗人表达了他通过观察萱草,领悟到了自然的规律和人生的真谛。他希望通过种植萱草来忘记忧愁,表现出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庭院的幽静环境,高大的树木为阴,兰花的香气为影。他欣赏丛生的花朵,喜悦于根茎的争相生长。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各种颜色的花朵在春天绽放的景象,以及萱草的独特之处。
诗人赞美萱草的色彩和香气,认为它在炎热的季节里能够祛除疾病,同时也能够散发出香气,给人带来美好的感受。他不依赖合欢木和孙枝来增添美丽,而是与芰荷和蝉共享季节的变化。
最后,诗人描绘了萱草的叶子和花朵,认为它们具有宜男、吉祥的寓意。萱草优雅而不艳丽,高雅而不浮华。它随着时间和季节的变化而舒展或凋零,与风霜共荣共衰。
整首诗以萱草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欣赏。通过描绘萱草的形象和特点,诗人传达了对宁静、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这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