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有少缘灰未死,欲持新句恼比邻。
意思:还有少绿灰没死,要保持新句烦恼邻居。
出自作者[宋]王安石的《蓼虫》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蓼虫事业无余习,刍狗文章不更陈》,它是一首表达诗人对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的诗。通过对蓼虫、刍狗等小生物和文章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自我价值的追求。
首联“蓼虫事业无余习,刍狗文章不更陈”,诗人以蓼虫和刍狗为喻,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泊。蓼虫生活在蓼菜中,它们并不追求什么事业,也不受世俗习性的影响;而刍狗则是祭祀时用的狗,它们死后也无人问津,不因文章的变化而改变其价值。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和对自我价值的追求。
颔联“隐几自怜居丧我,倨堂谁觉似非人”,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独处时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自我价值的认识。诗人坐在几案旁,感到自己是一个有尊严的人,即使没有人在场,他也感到自己是有价值的。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自信和自尊。
颈联“难堪藏室称中士,祗合箕山作外臣”,诗人通过对比自己与世俗之人的不同,表达了对自我价值的坚持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藏室中的中士虽然有学识和修养,但他们却被世俗所束缚,失去了自我价值;而诗人则像箕山上的隐者一样,追求自由和独立,不受世俗的束缚。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独立的向往。
尾联“尚有少缘灰未死,欲持新句恼比邻”,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名利的淡泊和对生活的态度,但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并不完全脱离世俗生活。诗人认为自己与世俗还有一定的联系,因此他要用新诗句来打扰邻居,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态度和价值观。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和对自我价值的追求。通过对蓼虫、刍狗等小生物和文章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世俗名利的淡然处之,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自由和独立的向往。这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