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依韵和永叔内翰酬寄杨州刘原甫舍人》 书问虽懒为,梦寐则往屡。

书问虽懒为,梦寐则往屡。

意思:书问虽然懒为,梦就去多次。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依韵和永叔内翰酬寄杨州刘原甫舍人》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自我期许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岁月的感慨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首联“东望淮海间,恨无鸿鹄羽”,诗人遥望淮海,遗憾自己不能像鸿鹄一样展翅高飞,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远方的渴望。 颔联“鸿鹄日已飞,风雪岁将暮”,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岁月的感慨。风雪岁暮,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也象征着人生的衰老。 接下来的几联,诗人表达了对老庄思想的向往,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以及对自我期许的描述。诗人感到自己年岁已高,如同树木生蠹,但他不畏惧,希望像孔子一样安于隆中高卧,而不是像季路一样好勇斗狠。他希望像诸葛亮一样,虽然遭遇离别和时光的流逝,但仍然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定。 最后,诗人以“举杯向明月,此意聊可寓”结尾,表达了对明月、对自然的向往,同时也象征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对自我期许的追求。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衰老的感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东望淮海间,恨无鸿鹄羽。
鸿鹄日已飞,风雪岁将暮。
忆听谈老庄,达生无恐惧。
我今齿发疏,何异树有蠹。
离别不必道,俛仰已成故。
书问虽懒为,梦寐则往屡。
乘桴思仲尼,好勇惭季路。
愿希隆中卧,不是邀三顾。
二公廊庙才,酬寄封尺素。
皋夔久相称,舜禹时已遇。
举杯向明月,此意聊可寓。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梦寐

    读音:mèng mèi

    繁体字:夢寐

    短语:睡乡 梦见 梦

    英语:sleep

    意思:(梦寐,梦寐)

    1.谓睡梦。
    《后汉书郎顗传》:“此诚

  • 书问

    读音:shū wèn

    繁体字:書問

    意思:(书问,书问)
    书信;音问。
    三国·魏·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足下所治僻左,书问致简,益用增劳。”
    宋·邵博《闻见后录》卷十五:“故足迹不至于门藩,书问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