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沙披月蚌,高浪出风豚。
意思:浅沙披月蚌,高浪出风猪。
出自作者[明]顾源的《燕子矶》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的优美诗篇。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将一幅宏伟壮丽的自然画卷展现在读者面前。
首句“沃野盘灵阜,鸿蒙巨壑吞”,描绘了广袤的田野环绕着灵秀的山丘,鸿蒙初辟的大壑如同巨口,吞吐天地。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将自然景观的壮丽和宏伟表现得淋漓尽致。
“浅沙披月蚌,高浪出风豚”,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沙滩上蚌壳在月光下熠熠生辉,高处的巨浪则像风中的小猪。这种比喻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也展示了其丰富的想象力。
“翠木栖晴霭,苍崖射晓暾”,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树木、山崖等自然元素,以及它们在阳光下的生动景象。这里的“栖”、“射”等动词,生动地表现了自然元素的生命力和活力。
最后,“吾将谢尘网,浩荡抚渔舟仑”,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摆脱尘世的束缚,投入自然怀抱的愿望。诗人抚摸着渔舟,浩荡于江河之中,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自由的追求。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向往。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由和自然的追求,以及对尘世的厌倦和摆脱的愿望。这首诗是一首富有情感和哲理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