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杨秘书巨源 》 早闻一箭取辽城,相识虽新有故情。

早闻一箭取辽城,相识虽新有故情。

意思:早就听说一箭取辽城,认识虽然新有事情。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赠杨秘书巨源 》

全文赏析

这首诗《早闻一箭取辽城,相识虽新有故情》是一首对仗工整、韵律优美的佳作。 首联“早闻一箭取辽城,相识虽新有故情”中,“早闻”和“虽新”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这位陌生友人的期待和亲切感。“一箭取辽城”的典故,暗示了友人的英勇和果敢,而“相识虽新”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接纳和深厚情谊。 颔联“清句三朝谁是敌?白须四海半为兄”中,“清句”和“白须”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和敬仰之情。“三朝”和“四海”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广泛人缘的羡慕,同时也暗示了友人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 颈联“贫家薙草时时入,瘦马寻花处处行”中,“贫家”和“瘦马”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生活态度的赞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闲适生活的向往。“时时入”和“处处行”形成对比,表达了友人生活的自由和洒脱。 尾联“不用更教诗过好,折君官职是声名”中,“不用更教诗过好”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诗歌才华的肯定和赞美。“折君官职是声名”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功成名就的祝福和羡慕之情。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通过对友人的描述,展现了友人的英勇、才华、洒脱、功成名就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仰、赞美、祝福和羡慕之情。整首诗韵律优美,对仗工整,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早闻一箭取辽城,相识虽新有故情。
清句三朝谁是敌?
白须四海半为兄。
贫家薙草时时入,瘦马寻花处处行。
不用更教诗过好,折君官职是声名。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辽城

    读音:liáo chéng

    繁体字:遼城

    意思:(辽城,辽城)
    辽东城。即今辽宁省·辽阳市。
    北周·庾信《鹤赞》:“南游湘水,东入辽城。”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物异》:“辽城东有锁甲,高丽言前燕时

  • 一箭

    读音:yī jiàn

    繁体字:一箭

    意思:
    1.一支箭。
    北周·庾信《燕歌行》:“愿得鲁连飞一箭,持寄思归燕将书。”
    唐·杜甫《哀江头》诗:“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箭正坠双飞翼。”

  • 相识

    读音:xiāng shí

    繁体字:相識

    英语:acquaintance

    意思:(相识,相识)

    1.彼此认识。
    《荀子君道》:“以为故耶?则未尝相识也。”

  • 故情

    读音:gù qíng

    繁体字:故情

    意思:
    1.旧事。
    《史记陈涉世家》:“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陈王斩之。”

    2.旧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