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别陈留诸官》 音尘倘未接,梦寐徒相思。

音尘倘未接,梦寐徒相思。

意思:如果你没有接到音讯,梦只是相思。

出自作者[唐]刘长卿的《别陈留诸官》

全文赏析

这首诗《恋此东道主,能令西上迟》是一首表达感激与思念的诗。诗中描绘了一位旅人对于东道主的感激与留恋,同时也表达了对离别的惆怅与对未来的期待。 首联“恋此东道主,能令西上迟”,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旅人对东道主的深深感激和留恋。这里的“东道主”通常指接待宾客的人或地方,这里显然是指诗中的东道主,他们为旅人提供了热情的招待和帮助。旅人因为东道主的热情款待而留恋此地,以至于迟迟不愿离开。 颔联“徘徊暮郊别,惆怅秋风时”,描绘了旅人在暮色中与东道主告别的场景,以及在秋风中产生的惆怅之情。这一联通过描绘离别场景,表达了旅人对东道主的深深感激和离别的不舍。 颈联“上国邈千里,夷门难再期”,表达了旅人对未来的期待和担忧。这里,“上国”指旅人即将前往的地方,“夷门”则可能是东道主的所在地。旅人对未来的期待是因为即将开始新的旅程,而担忧则是因为离别的不舍和对东道主的思念。 尾联“音尘倘未接,梦寐徒相思”,直接表达了旅人对东道主的思念之情。即使没有实际的接触和交流,旅人仍然在梦中思念着东道主,期盼着未来的重逢。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旅人对东道主的感激、留恋、惆怅和期待,是一首深情款款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恋此东道主,能令西上迟。
徘徊暮郊别,惆怅秋风时。
上国邈千里,夷门难再期。
行人望落日,归马嘶空陂。
不愧宝刀赠,维怀琼树枝。
音尘倘未接,梦寐徒相思。
作者介绍 谢灵运简介
刘长卿(约726—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刘长卿生卒年未确论,各名家说法相差甚远,争议十分激烈,一般认为生于公元709-725年间,逝于786-790年年间。刘长卿工于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骚坛秘语》有谓:刘长卿最得骚人之兴,专主情景,刘长卿的名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入选中国全日制学校教材。

关键词解释

  • 音尘

    解释

    音尘 yīnchén

    [news] 音信;消息

    五年隔阔音尘断

    引用解释

    1.音信,消息。 汉 蔡琰 《胡笳十八拍》之十:“故乡隔兮音尘絶,哭无声兮气将咽。”《文选·谢庄<月赋

  • 梦寐

    读音:mèng mèi

    繁体字:夢寐

    短语:睡乡 梦见 梦

    英语:sleep

    意思:(梦寐,梦寐)

    1.谓睡梦。
    《后汉书郎顗传》:“此诚

  • 相思

    读音:xiāng sī

    繁体字:相思

    英语:love knot

    意思:
    1.彼此想念。后多指男女相悦而无法接近所引起的想念。
    汉·苏武《留别妻》诗:“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