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画堂春·落红铺尽水平池》 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意思:杏李园憔悴杜鹃啼,没有办法把春天。

出自作者[宋]秦观的《画堂春·落红铺尽水平池》

全文赏析

【注释】:
此为春归伤怀词。词的上片写春归之景。从落红铺径、水满池塘、小雨霏霏,到杏园花残、杜鹃啼叫,写来句句景语、情语,清秀柔美,深美婉约。下片写伤春之人 。换头“柳外画楼独上 ,凭阑手捻花枝”,画面精美 ,情意深婉。而从“手捻花枝”,接以“放花无语”,又对“斜晕”,委婉含蓄,哀怨动人。全词充分体现了少游词出于心性之本质的纤柔婉约的特点。
开端“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三句,从所见所闻之春归的景物写起,不用重笔,写“落花”只是“铺径”,写“水”只是“平池”,写“小雨”只是“霏霏”,第三句写“杏园”虽用了“憔悴”二字,明写出春光之迟暮,然而在“憔悴”中也仍然有着含敛的意致。所以下一句虽明写出“春归”二字,但也只是一种“无奈”之情,而并没有断肠长恨的呼号。这样就见出一种纤柔婉丽之美。
下片,则由写景而转为写人。过片“柳外画楼独上,凭栏于撚花枝”两句,情致更是柔婉动人。试想“柳外画楼”是何等精致美丽的所在;“独上” “凭栏”而更“手撚花枝”,又是何等幽微深婉的情意。
紧接着又写下一句“放花无语对斜晕 ”,真是神来之笔。因为一般人写到对花的爱赏多只不过是“看花”、“插花”、“折花 ”、“簪花”,都是把对花的爱赏之情 ,变成了带有某种目的性的一种理性之处理了。
可是秦观这首词所写的从“手撚花枝”到“放花无语”,却是如此自然,如此无意,如此不自觉,更如此不自禁,而全出于内心中一种敏锐深微的感动。当其“撚着花枝时,是何等爱花的深情,当其“放”却花枝时,又是何等惜花的无奈 。而“放花”之下 ,乃继之以“无语 ”,便正因为此种深微细致的由爱花惜花而引起的内心中的一种幽微的感动,原不是粗糙的语言所能够表达的。而又继之以“对斜晖”三个字,便更增加了一种伤春无奈之情。上片既已经写了“落红铺径”与“ 无奈春归”,可见花既将残,春亦将尽,而今面对“斜晖”,则一日又复将终。“放花无语对斜晖”一句在表达极深切的伤春之悲感时只是极为含蓄地写了一个“放花无语”的轻微的动作,和“对斜晖”的凝立的姿态 ,但却隐然有一缕极深幽的哀感袭人而来。所以继之以“ 此恨谁知”,才会使读者感到其中之心果然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幽微之深恨。
全词所写的,是由于春归之景色所引起的一片单纯锐感的柔情。描写精美的春归之景 ,以惜春之怀,发幽婉深恨之情,令人思之不尽,可谓这首词的显著特点。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
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作者介绍 秦观简介
秦观(1049年—1100年9月17日),江苏高邮人(现高邮市三垛镇武宁秦家垛),字少游,一字太虚。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别号邗沟居士,学者称其淮海居士。苏轼曾戏呼其为“山抹微云君”。

秦观是北宋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但在秦观现存的所有作品中,词只有三卷100多首,而诗有十四卷430多首,文则达三十卷共250多篇,诗文相加,其篇幅远远超过词若干倍。

关键词解释

  • 杏园

    读音:xìng yuán

    繁体字:杏園

    意思:(杏园,杏园)

    1.杏树园。
    唐·刘长卿《过郑山人所居》诗:“寂寂孤莺啼杏园,寥寥一犬吠桃源。”
    前蜀·牛峤《酒泉子》词:“记得去年,烟暖杏

  • 杜鹃

    读音:dù juān

    繁体字:杜鵑

    英语:cuckoo

    意思:(杜鹃,杜鹃)

    1.鸟名。又名杜宇、子规。相传为古蜀王杜宇之魂所化。春末夏初,常昼夜啼鸣,其声哀切。
    南朝·

  • 憔悴

    读音:qiáo cuì

    繁体字:憔悴

    英语:languish

    意思:亦作“憔瘁”。

    1.黄瘦;瘦损。
    《国语吴语》:“使吾甲兵钝弊,民日离落而日以憔悴,然后安受吾烬。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