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鹧鸪天·十里楼台倚翠微》 十里楼台倚翠微。

十里楼台倚翠微。

意思:十里楼台背靠青山。

出自作者[宋]晏几道的《鹧鸪天·十里楼台倚翠微》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通过对杜鹃鸟的啼叫声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归期的无奈。 首句“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诗人描绘了一幅美丽的乡村景象,十里楼台倚立在青翠的山坡上,百花盛开在深处,而杜鹃鸟则在此时啼叫。这里的“翠微”一词,既描绘了山色的青翠,也暗示了乡村的宁静和美丽。“百花深处”则给人一种神秘和深邃的感觉,仿佛隐藏着无尽的美丽和惊喜。而杜鹃鸟的啼叫声,更加强化了这种氛围,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哀愁和思念。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这两句诗运用了拟人手法,将杜鹃鸟拟人化,让它“自与行人语”,仿佛在殷勤地与远行的游子交谈,诉说着心中的思念和哀愁。而“不似流莺取次飞”则通过对比,突出了杜鹃鸟的独特之处,它的叫声是那么的深情而执着,不像流莺那样随意飞舞,显得更加深情和感人。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这句诗描绘了杜鹃鸟叫声的特点,它的叫声常常让人从梦中惊醒,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哀愁和思念。而当它“弄晴时”,即天气晴朗的时候,它的叫声更是让人感到一种强烈的归乡之情。它的叫声“声声只道不如归”,仿佛在不断地催促着游子早日归乡,表达了杜鹃鸟对游子的深深思念和关怀。 最后两句“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这两句诗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他并非没有回家的念头,只是回家的日期却无法预期,表达了诗人对归期的无奈和苦闷。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杜鹃鸟的啼叫声的描绘,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归期的无奈,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非常优秀的抒情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十里楼台倚翠微。
百花深处杜娟啼。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
声声只道不如归。
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作者介绍 元稹简介
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

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关键词解释

  • 翠微

    读音:cuì wēi

    繁体字:翠微

    英语:blue mountain mists

    意思:
    1.指青翠掩映的山腰幽深处。
    唐·李白《赠秋浦柳少府》诗:“摇笔望白云,开帘当翠微。”

  • 楼台

    读音:lóu tái

    繁体字:樓檯

    英语:stand (up)

    反义词: 庐舍

    解释:①〈方〉凉台。②泛指楼(多用于诗词戏曲)近水~。

  • 倚翠

    读音:yǐ cuì

    繁体字:倚翠

    意思:
    1.女子美好的眉色。
    唐·高适《秋胡行》:“妾本邯郸未嫁时,容华倚翠人未知。”

    2.亲近女性。
    元·高文秀《黑旋风》第三摺:“小子白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