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从弟》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意思: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

出自作者[魏晋]刘桢的《赠从弟》

全文创作背景

[魏晋]刘桢的《赠从弟》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作者的个人经历有关。首先,这首诗产生于汉末魏晋时期,这是一个政治混乱、社会动荡的时代。其次,刘桢本人也生逢乱世,遭遇坎坷,但他却以高尚的节操和文人的傲骨为人称道。这些背景因素为诗的创作提供了土壤,诗人通过诗歌来表达对从弟的赞美和鼓励,同时也抒发了个人的情感和怀抱。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作者介绍 刘桢简介
刘桢(186―217),字公干,东汉末年东平宁阳(今山东宁阳县泗店镇古城村)人,东汉名士。其祖父刘梁,官至尚书令,其人博学有才,警悟辩捷,以文学见贵。

建安年间,刘桢被曹操召为丞相掾属,与魏文帝兄弟几人颇相友善,后因在曹丕席上平视丕妻甄氏,以不敬之罪服劳役,后又免罪署为小吏。

建安二十二年(217),刘桢与陈琳、徐干、应玚等同染疾疫而亡。《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4卷,《毛诗义问》10卷,皆已佚。明代张溥辑有《刘公干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他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于诗歌、特别是五言诗创作方面,在当时负有盛名,后人以其与曹植并举,称为“曹刘”。如今存诗十五首,风格遒劲,语言质朴,重名于世,《赠从弟》三首为代表作,言简意明,平易通俗,长于比喻。

关键词解释

  • 松柏

    读音:sōng bǎi

    繁体字:鬆柏

    英语:pine and cypress

    意思:松树和柏树。两树皆长青不凋,为志操坚贞的象徵。
    《礼记礼器》:“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

  • 岂不

    读音:qǐ bù

    繁体字:豈不

    英语:(adv) certainly; definitely

    详细释义:难道不、怎么不。表示反诘的语气。诗经?卫风?竹竿:『岂不尔思,远莫致之。』左传?庄

  • 本性

    读音:běn xìng

    繁体字:本性

    短语:生性

    英语:nature

    意思:固有的性质或个性。
    《荀子性恶》:“然则礼义积伪者,岂人之本性也哉!”南朝·梁·刘勰《

  • 寒松

    读音:hán sōng

    繁体字:寒鬆

    意思:寒冬不凋的松树。常用来比喻坚贞的节操。
    《三国志吴志陆绩传》“陆绩字公纪”裴松之注引《姚信集》:“王蠋建寒松之节而齐王表其里,义姑立殊俗之操而鲁侯高其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