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怜无俗韵,爱竹不爱肉。
意思:更可怜无俗韵,爱着不爱肉。
出自作者[宋]辛弃疾的《吴克明广文见和再用韵答之》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竹子,以及诗人对竹子的深深喜爱。
首句“彼茁江汉姿,当春风露足”描绘了竹子在春天的江汉地区茁壮成长的姿态,以及在春风和春雨的滋润下,竹叶上的露珠闪烁着晶莹的光芒。这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竹子的生命力顽强。
“美芹或以献,深愧野人腹”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竹子的喜爱之情。这里的“美芹”指的是美好的芹菜,后来引申为对普通人的赞美,这里诗人用它来比喻竹子,表达了他对竹子的敬仰之情。
“君诗穷草木,命骚可奴仆”表达了诗人对诗人诗风的赞赏,他认为诗人的诗如同草木一样朴素自然,如同竹子一样高雅脱俗。同时,他也认为诗人的诗可以成为《离骚》的奴仆,可见他对诗人诗风的推崇。
“更怜无俗韵,爱竹不爱肉”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之情。这里的“无俗韵”指的是不落俗套的韵律和节奏,而“爱竹不爱肉”则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独特情感。
“渠侬如石鼎,正作蛟龙缩”用比喻的手法描绘了竹子的形态,如同石鼎一样稳重,又如同蛟龙一样矫健。
最后,“欲烹无鱼来,苍蝇声绕屋”表达了诗人对未能品尝到美味的遗憾之情。这里的“无鱼”暗指没有好的食材来烹饪竹子,而“苍蝇声绕屋”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竹子,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之情。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朴素、高雅、脱俗的追求和向往。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