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李征君大寿》 灞陵幽径近,磻溪隐路长。

灞陵幽径近,磻溪隐路长。

意思:霸陵小路近,播溪路长隐藏。

出自作者[唐]王绩的《赠李征君大寿》

全文创作背景

《赠李征君大寿》是唐朝诗人王绩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李征君的敬仰和友谊,二是王绩自己的隐居生活体验。 李征君即李子长,是一位隐士,不仕而称征君,是备受当时文人敬仰的人物。王绩与李征君有深厚的友谊,他写这首诗是为了表达对李征君高尚品格和隐居生活的赞美。 同时,王绩自己也是一个隐士,他对隐居生活有着深刻的体验和理解。在这首诗中,他借赞美李征君来表达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综上所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王绩对李征君的敬仰和友谊,以及他自己隐居生活的体验和理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孔淳辞散骑,陆昶谢中郎。
幅巾朝帝罢,杖策去官忙。
附车还赵郡,乘船向武昌。
九征书未已,十辟誉弥彰。
副君迎绮季,天子送严光。
灞陵幽径近,磻溪隐路长。
编蓬还作室,绩草更为裳。
会稽置樵处,兰陵卖药行。
看书惟道德,开教止农桑。
别有幽怀侣,由来高让王。
前年辞厚币,今岁返寒乡。
有书横石架,无毡坐土床。
兰英犹足酿,竹实本无粮。
涧松寒转直,山菊秋自香。
管宁存祭礼,王霸重朝章。
去去相随去,披裘骄盛唐。
作者介绍 王观简介
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古绛州龙门县(山西万荣县通化镇,通化镇1972年由河津县划入万荣县)人,唐代诗人。隋末举孝廉,除秘书正字。不乐在朝,辞疾,复授扬州六合丞。时天下大乱,弃官还故乡。唐武德中,诏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今宿州五柳风景区),自号“东皋子”。性简傲,嗜酒,能饮五斗,自作《五斗先生传》,撰《酒经》、《酒谱》,注有《老》、《庄》。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旷怀高致,直追魏晋高风。律体滥觞于六朝,而成型于隋唐之际,无功实为先声。

关键词解释

  • 磻溪

    读音:pán xī

    繁体字:磻溪

    意思:(参见磻谿)
    亦作“磻谿”。亦作“磻磎”。
    水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南,传说为周·吕尚未遇文王时垂钓处。亦借指吕尚。
    《韩诗外传》卷八:“太公望少为人婿,老而见

  • 灞陵

    读音:bà líng

    繁体字:灞陵

    意思:古地名。本作霸陵。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
    汉文帝葬于此,故称。
    三国·魏改名霸城,北周·建德二年废。
    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岂知灞陵夜猎,犹是

  • 幽径

    读音:yōu jìng

    繁体字:幽徑

    意思:(参见幽径,幽迳)

    解释:1.见\"幽径\"。

    造句:

  • 路长

    读音:lù cháng

    繁体字:路長

    意思:(路长,路长)
    I
    路途遥远。
    宋·李清照《渔家傲》词:“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II
    明·清时少数民族的首领。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