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浪淘沙·溪练写寒林》 楼高风恶酒难禁。

楼高风恶酒难禁。

意思:楼高风恶酒难禁。

出自作者[宋]张孝祥的《浪淘沙·溪练写寒林》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寒林江景,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愁苦和对知音的渴求。 首句“溪练写寒林”,诗人以溪流如练来描绘寒林的美景,给人一种清冷寂寥的感觉,非常符合冬天的氛围。接下来,“云重烟深”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氛围,厚重的云层和深邃的烟雾,让人感到压抑和沉重。 “楼高风恶酒难禁”一句,诗人通过描绘高楼和恶风,表达了自己在寒风中难以承受的孤独和苦闷。而“难禁”一词,也暗示了诗人的内心挣扎和矛盾。 “徙倚阑干谁共语”是诗人的独自徘徊在阑干边,无人可以倾诉的孤独和无奈。这种情感通过“谁共语”三个字被表达得淋漓尽致。 “江上愁心清兴满”一句,诗人将内心的愁苦与清兴满结合在一起,表达了内心的复杂情感。愁心和清兴满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情感体验。 “山阴”指的是山脚下,诗人在此处用“清兴满山阴”来表达自己心情的愉悦和舒畅。然而,这种愉悦和舒畅背后隐藏着诗人的孤独和愁苦。 “鸿断鱼沉”一句,诗人通过描述失去音信的鸿雁和鱼,表达了自己对远方亲友的思念和渴望。而“一书何啻直千金”则表达了对于能够得到知音的理解和安慰的渴望。 最后,“独抚瑶徽弦欲断,凭寄知音”两句,诗人再次表达了对知音的渴求。他独自抚琴,希望能通过琴声传达自己的情感,但是琴弦似乎快要断掉了,这暗示着诗人的情感已经到了无法承受的地步。他希望有知音能够理解他,帮助他走出困境。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寒林江景,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愁苦和对知音的渴求。诗中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矛盾,同时也传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和对知音的渴求。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读来令人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溪练写寒林。
云重烟深。
楼高风恶酒难禁。
徙倚阑干谁共语,江上愁心。
清兴满山阴。
鸿断鱼沉。
一书何啻直千金。
独抚瑶徽弦欲断,凭寄知音。
作者介绍
张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汉族,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1][2],卜居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为唐代诗人张籍之七世孙;父张祁,任直秘阁、淮南转运判官。张孝祥生于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少年时阖家迁居芜湖(今安徽省芜湖市)。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张孝祥状元及第,授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由于上书为岳飞辩冤,为权相秦桧所忌,诬陷其父张祁有反谋,并将其父下狱。次年,秦桧死,授秘书省正字。历任秘书郎,著作郎,集英殿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宋孝宗时,任中书舍人直学士院。隆兴元年(1163年),张浚出兵北伐,被任为建康留守。又为荆南湖北路安抚使,此外还出任过抚州,平江,静江,潭州等地的地方长官,颇有政绩。乾道五年(1169年),以显谟阁直学士致仕。乾道六年(1170年)于芜湖病死,葬南京江浦老山,年仅三十八岁。

关键词解释

  • 高风

    读音:gāo fēng

    繁体字:高風

    英语:gale

    意思:(高风,高风)

    1.强劲的风。
    汉·刘向《九叹远游》:“溯高风以低佪兮,览周流于朔方。”
    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