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觉九秋至,远向三危零。
意思:不觉九年秋到,远向三危山零。
出自作者[唐]董思恭的《咏露》
全文创作背景
《咏露》是唐朝诗人董思恭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秋露晶莹剔透、清洁无瑕的特点,展现了自然之美。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并没有明确的史料记载,但我们可以根据诗歌的内容和风格进行一些推测。
首先,从诗歌的内容来看,诗人对露水的描绘非常细致,表现出他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和热爱。这可能说明诗人在创作时正身处大自然之中,感受到了露水的美丽和神韵,于是产生了创作的灵感。
其次,唐朝是中国古代文学繁荣的时期,诗歌作为当时文学的主要形式,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董思恭作为唐朝的诗人,很可能在某个秋日的清晨,看到了挂满露珠的花草,被露珠的美丽所吸引,于是提笔写下了这首诗。
总的来说,《咏露》的创作背景可能源于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是诗人在观察自然、体验生活的过程中,产生的艺术创作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