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凤池山》 千围老木排旌盖,百尺飞泉响佩环。

千围老木排旌盖,百尺飞泉响佩环。

意思:千围老木排旌旗车盖,百尺瀑布响出环。

出自作者[宋]元绛的《凤池山》

全文赏析

这首诗《州人未识凤池山,朱毂时来此往还》是一首描绘凤池山美景的诗,通过对山中美景的生动描绘,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首句“州人未识凤池山,朱毂时来此往还”点出凤池山虽不为州人熟知,但依然有人前来此处往还。这句诗奠定了全诗的基调,即对凤池山美景的赞美和向往。 “四坐杯盘在天上,满轩云雨落人间”两句,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将山中的杯盘比作天上的星辰,将山中的云雨比作人间的景象,生动地描绘出凤池山的美景。 “千围老木排旌盖,百尺飞泉响佩环”两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凤池山中的老木和飞泉,老木如排成队的军队,飞泉如佩环之音,形象生动,富有动感。 “谁为霜绡图景象,翠微高处一开颜”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凤池山美景的向往之情,希望有人能够画出山中的美景,让自己在看到画后能够开颜一笑。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凤池山的美景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诗人运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将山中的美景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之情,这种情感也使得这首诗更加具有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州人未识凤池山,朱毂时来此往还。
四坐杯盘在天上,满轩云雨落人间。
千围老木排旌盖,百尺飞泉响佩环。
谁为霜绡图景象,翠微高处一开颜。
作者介绍
元绛(1008—1083),字厚之,钱塘人,一说字厚之。北宋大臣、文学家。祖籍南城县东兴乡苏源村(今江西省黎川县荷源乡苏源村)人,祖父元德昭为五代吴越丞相,遂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生而敏悟,5岁能作诗。以廷试误赋韵,得学究出身。再举登第,调江宁推官。迁江西转运判官,知台州。侬智高反岭南,宿军邕州;绛供军饷有功。累迁翰林学士,拜参知政事。后罢知颍州,以太子太保致仕。神宗元丰六年卒,年76,谥“章简”。著有《玉堂集》、《全宋词》存其词2首,《宋诗纪事》存其诗6首。

关键词解释

  • 百尺

    读音:bǎi chǐ

    繁体字:百尺

    意思:
    1.十丈。喻高、长或深。
    汉·枚乘《七发》:“龙门之桐,高百尺而无枝。”
    晋·左思《咏史》之二:“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文选鲍照

  • 佩环

    读音:pèi huán

    繁体字:佩環

    英语:ringlike jade worn as a pendant at the waist

    意思:(参见佩环,珮环)

    解释:

  • 木排

    读音:mù pái

    繁体字:木排

    英语:kayak

    意思:放在江河里的成排地结起来的木材。可用作交通工具。
    鲁迅《故事新编理水》:“他跳上木排,拿起网兜,捞起水草,泛泛的远开去了。”如: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