蘖栽终栝柏,荒蔓任蓬蒿。
意思:蘖栽到栝柏,荒蔓任野草。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书事》
全文赏析
这首五言古诗展现了一位志向高远、感时忧国的志士形象,表达了对于功业的渴望及对于时势的忧虑。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坚韧不屈、风霜不变的品格的赞美。
首句“志士喜功业”开门见山,直抒胸臆,点明了志士对建立功业的热爱。这不仅反映了诗人的抱负,也凸显了他对于时代的敏感度和责任感。
“感时心易劳”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局的忧虑,这种心理状态映射出他对国家的忠诚与对社会的关注。
“蘖栽终栝柏,荒蔓任蓬蒿。”这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以植物的生长比喻人的品格塑造。栝柏和蓬蒿分别代表了坚韧和野性,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刚毅不屈精神的赞美。
“梁竦慵为吏,萧咸耻诣曹。”这里引用了历史人物梁竦和萧咸的故事,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气节和尊严的坚守。
最后两句“风霜果不变,会见出云高。”则以风霜比喻艰难困苦,云高比喻高尚的品格和崇高的境界。诗人坚信,只要能经受住生活的风霜,就能达到人格的升华和境界的提升。
整首诗意境深远,言辞恳切,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语言,成功塑造了一个坚守信仰、勇于面对挑战的志士形象,同时也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坚韧不屈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