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偶然五首》 隐心不隐迹,却欲住人寰。

隐心不隐迹,却欲住人寰。

意思:隐藏心事不隐迹,却要住人间。

出自作者[唐]皎然的《偶然五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乐禅”,表达了诗人对禅的深深理解和热爱。 首联“乐禅心似荡,吾道不相妨。独悟歌还笑,谁言老更狂。”表现出诗人对禅的热爱和自由自在的态度。他以荡漾的湖水比喻禅心,表现出禅的自由和无拘无束。他的道路并不受任何限制,可以自由地理解和体验禅。他独自领悟禅理,笑对人生,即使年老也不改其狂。 颔联“偶然寂无喧,吾了心性源。”表现出诗人对禅的深入理解。他形容自己偶然进入寂静的状态,没有了喧嚣,但他却明白了心性的源头。这表明他对禅的理解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到了心性的本质。 颈联“可嫌虫食木,不笑鸟能言。”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禅的理解和态度。他认为即使虫子啃食树木,也不能改变他的看法,他不嘲笑鸟儿能言,因为它们只是按照自己的本性行事。这表现出他对自然和生命的尊重和理解。 尾联“居喧我未错,真意在其间。”表达了诗人对喧嚣世界的态度。他认为自己生活在喧嚣中并没有错,因为真正的意义就在其中。这表现出他对生活的理解和热爱,他并不排斥喧嚣,而是从中寻找真正的意义。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禅的深深热爱和理解,表现出他的自由、深入、尊重和理解的态度。他用生动的比喻和细节描写,将禅的精髓表现得淋漓尽致,使人深受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乐禅心似荡,吾道不相妨。
独悟歌还笑,谁言老更狂。
偶然寂无喧,吾了心性源。
可嫌虫食木,不笑鸟能言。
隐心不隐迹,却欲住人寰。
欠树移春树,无山看画山。
居喧我未错,真意在其间。
虏语嫌不学,胡音从不翻。
说禅颠倒是,乐杀金王孙。
真隐须无矫,忘名要似愚。
只将两条事,空却汉潜夫。
作者介绍 皎然简介
皎然(720年-804年),俗姓谢,字清昼,是唐朝著名的诗人、僧人和茶道家。他是中国山水诗创世人谢灵运的后代,出生于浙江省湖州市。皎然一生游学四方,广交名士,自幼喜好佛学和文学,擅长写山水诗。他的诗歌风格清丽脱俗,以描绘山水胜景和描写人物情感为主,具有良好的文学价值。

皎然不仅在文学领域有所成就,也是茶道家和佛学家。他在茶道方面的造诣非常深厚,被誉为“茶圣”,并在《茶经》中总结了自己多年来的茶道心得。此外,他还致力于佛教事业,曾经担任东林寺的净土宗法师,为佛教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关键词解释

  • 人寰

    读音:rén huán

    繁体字:人寰

    英语:man\'s world; human world

    意思:人间;人世。
    南朝·宋·鲍照《舞鹤赋》:“去帝乡之岑寂,归人寰之喧卑。”

  • 隐心

    读音:yǐn xīn

    繁体字:隱心

    意思:(隐心,隐心)

    1.审度,忖度。
    《文选崔瑗<座右铭>》:“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
    李善注:“刘熙《孟子注》曰:‘隐,度也。’《周易》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