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明以之知盛衰,愚昧以之为忘诞。
意思:贤明让他知道盛衰,愚昧认为是忘记生日。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读黄莘秘校卷》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听广陵散》,它是一首对古代音乐艺术——广陵散的赞美诗。广陵散是嵇康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中国古代音乐中的经典之作。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广陵散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古代艺术的敬仰和对现代社会中音乐艺术衰落的惋惜。
首先,诗中提到了嵇康弹奏广陵散的情景,其中“商声高与宫声缓”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广陵散的旋律和节奏。接着,“托名山鬼未传人,古桐纫丝丝不断”两句,则表达了广陵散的神秘和珍贵,只有真正的音乐家才能理解和演奏它。
然后,“一闻僵卧窃其音,世间虽得能亦罕”一句,表达了广陵散在历史上的稀有性和珍贵性。在古代,广陵散被认为是音乐的最高境界,只有少数人能够理解和演奏它。这也反映了古代音乐艺术的独特性和高贵性。
接着,“贤明以之知盛衰,愚昧以之为忘诞”一句,则表达了广陵散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它不仅是一种音乐艺术,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和历史遗产,能够反映出时代的兴衰和变迁。
最后,“顷年过我在芜城,忽听长拍去欲懒。凤凰养雏飞未高,鸡鹜成群翅终短。龙章秀骨苦轻时,继作五弦须款款。”这几句诗描绘了作者在听到广陵散时的感受和思考。作者认为,广陵散就像凤凰的雏鸟一样,虽然还没有飞得很高,但是它的潜力是无限的。而鸡鹜则因为自身的局限,无法真正理解和欣赏广陵散的魅力。这也表达了作者对古代艺术的敬仰和对现代音乐艺术现状的惋惜。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广陵散的赞美和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古代艺术的敬仰和对现代音乐艺术现状的反思。它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歌,更是一种对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