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江南暮春寄家》 剑水寺前芳草合,镜湖亭上野花开。

剑水寺前芳草合,镜湖亭上野花开。

意思:剑水寺前芳草合,镜湖绵延亭上野花开。

出自作者[唐]李绅的《江南暮春寄家》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冬天的雪景和春天的生机,通过景物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受。 首联“雒阳城见梅迎雪,鱼口桥逢雪送梅”,描绘了雒阳城梅花迎雪的壮丽景象和鱼口桥雪花纷飞中梅花绽放的情景,通过“迎”和“送”两个字,赋予了梅花和雪花以生命,使人感到冬天的寒意和梅花的坚韧。 颔联“剑水寺前芳草合,镜湖亭上野花开”,通过描绘剑水寺前的芳草和镜湖亭上的野花,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与首联的冬景形成鲜明对比。 颈联“江鸿断续翻云去,海燕差池拂水回”,通过对江鸿和海燕的生动描绘,进一步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活力四溢。 尾联“想得心知近寒食,潜听喜鹊望归来”,通过“心知近寒食”表达了作者对节气的感受,同时“潜听喜鹊望归来”描绘了作者对春天来临的期待和喜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对比,展现了冬去春来、万物复苏的景象,同时通过喜鹊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春天来临的欢喜和期待,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美好的希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雒阳城见梅迎雪,鱼口桥逢雪送梅。
剑水寺前芳草合,镜湖亭上野花开。
江鸿断续翻云去,海燕差池拂水回。
想得心知近寒食,潜听喜鹊望归来。
作者介绍 李绅简介
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唐朝宰相、诗人,中书令李敬玄曾孙。

李绅六岁时丧父,随母亲迁居润州无锡。二十七岁时中进士,补国子助教。后历任中书侍郎、尚书右仆射、淮南节度使等职,会昌六年(846年)在扬州逝世,年七十四。追赠太尉,谥号“文肃”。

李绅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为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著有《乐府新题》二十首,已佚。代表作为《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关键词解释

  • 镜湖

    读音:jìng hú

    繁体字:鏡湖

    英语:Lake Jinghu

    意思:(镜湖,镜湖)
    古代长江以南的大型农田水利工程之一。在今浙江·绍兴·会稽山北麓。
    东汉·永和五年(公元140年

  • 芳草

    读音:fāng cǎo

    繁体字:芳草

    英语:fragrant grass

    意思:
    1.香草。
    汉·班固《西都赋》:“竹林果园,芳草甘木。郊野之富,号为近蜀。”
    后蜀·

  • 合镜

    读音:hé jìng

    繁体字:合鏡

    意思:(合镜,合镜)
    南朝·陈·徐德言娶陈后主妹乐昌公主,时陈政方乱,德言知国破时两人不能相保,乃破镜与妻各执其半,以为异日凭证。及陈亡,其妻没入杨素家,德言亦流落至京。有苍头卖半镜,德言出

  • 湖亭

    读音:hú tíng

    繁体字:湖亭

    意思:建于湖边的亭。
    《晋书吴隐之传》:“其妻刘氏赍沉香一片,隐之见之,遂投于湖亭之水。”
    唐·温庭筠《春日雨》诗:“细雨濛濛入绛纱,湖亭寒食孟珠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