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樊著作》 东川八十家,冤愤一言伸。

东川八十家,冤愤一言伸。

意思:东川八十家,一句话伸冤屈愤怒。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赠樊著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阳城、元稹等人为对象,赞扬了他们正直无私、刚正不阿的品质,抨击了那些奸佞小人,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记载不公的遗憾。 诗中描绘了阳城如同屈轶一样,始终坚守正道,举发奸佞之臣,使得不仁之人无法掌握国家大权。元稹则像肺石一样,无论何时何地,都把百姓的疾苦放在心上,伸张正义。这些人物的事迹,如东川八十家的冤案得以伸张,刘辟肆意妄为被制止等,都体现了他们的正义之举。 诗中还提到了他们的家人,如嫂子拒绝与奸佞之徒为伍,从史萌舍弃逆节之念等,进一步突出了他们的高尚品质。这些正直之士虽然身死名亦沦,但他们的精神却流传了下来,为世人所敬仰。 然而,诗中也表达了对历史记载不公的遗憾。君为著作郎,虽然有良史之才,却无法申明这些正直之士的事迹,使得他们的精神无法得到应有的传承和发扬。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阳城、元稹等人的高尚品质,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记载不公的反思和遗憾。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正能量的佳作,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阳城为谏议,以正事其君。
其手如屈轶,举必指佞臣。
卒使不仁者,不得秉国钧。
元稹为御史,以直立其身。
其心如肺石,动必达穷民。
东川八十家,冤愤一言伸。
刘辟肆乱心,杀人正纷纷。
其嫂曰庾氏,弃绝不为亲。
从史萌逆节,隐心潜负恩。
其佐曰孔戡,舍去不为宾。
凡此士与女,其道天下闻。
常恐国史上,但记凤与麟。
贤者不为名,名彰教乃敦。
每惜若人辈,身死名亦沦。
君为著作郎,职废志空存。
虽有良史才,直笔无所申。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十家

    读音:shí jiā

    繁体字:十家

    英语:frankpledge

    意思:
    1.指先秦十个学术派别。即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十家。
    《汉书艺文志》:“诸子十家

  • 家冤

    读音:jiā yuān

    繁体字:家冤

    意思:家族或家庭的冤仇。
    南朝·陈徐陵《劝进梁元帝表》:“家冤将报,天赐黄鸟之旗;国害宜诛,神奉玄孤之箓。”
    《旧唐书王旭传》:“时宋王·宪府掾纪希虬兄任剑南县令,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