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逾岭峤止荒陬抵高要》 寒气凝为戎虏骄,炎蒸结作虫虺毒。

寒气凝为戎虏骄,炎蒸结作虫虺毒。

意思:寒气凝结为戎虏骄傲,炎蒸系做虫虺毒。

出自作者[唐]李绅的《逾岭峤止荒陬抵高要》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南北分界、气候迥异的画卷,生动地表现了南方的瘴气、险峻的山水、奇特的动植物以及当地人的生活状态和风俗习惯。 首句“天将南北分寒燠,北被羔裘南卉服”提纲挈领,指出南北气候的差异,北方寒冷需要穿羊皮袄,而南方炎热则穿着草编的衣服。这种对比为整首诗铺设了背景,引入了南北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环境。 接下来的诗句描绘了南方的自然景色,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山林、溪流、瀑布、虫蛇等景象,表现出南方的独特魅力。同时,通过描绘当地人的生活场景和风俗习惯,展现了南方人的淳朴和勤劳。 诗中还表达了对南方艰苦环境的感叹和对当地人民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深远,通过对南方的描绘,展示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南北的差异和南方的独特魅力,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类精神的赞美。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天将南北分寒燠,北被羔裘南卉服。
寒气凝为戎虏骄,炎蒸结作虫虺毒。
周王止化惟荆蛮,汉武凿远通孱颜。
南标铜柱限荒徼,五岭从兹穷险艰。
衡山截断炎方北,回雁峰南瘴烟黑。
万壑奔伤溢作泷,湍飞浪激如绳直。
千崖傍耸猿啸悲,丹蛇玄虺潜蜲蛇。
泷夫拟楫劈高浪,瞥忽浮沉如电随。
岭头刺竹蒙笼密,火拆红蕉焰烧日。
岭上泉分南北流,行人照水愁肠骨。
阴森石路盘萦纡,雨寒日暖常斯须。
瘴云暂卷火山外,苍茫海气穷番禺。
鹧鸪猿鸟声相续,椎髻哓呼同戚促。
百处谿滩异雨晴,四时雷
作者介绍 李绅简介
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唐朝宰相、诗人,中书令李敬玄曾孙。

李绅六岁时丧父,随母亲迁居润州无锡。二十七岁时中进士,补国子助教。后历任中书侍郎、尚书右仆射、淮南节度使等职,会昌六年(846年)在扬州逝世,年七十四。追赠太尉,谥号“文肃”。

李绅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为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著有《乐府新题》二十首,已佚。代表作为《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关键词解释

  • 寒气

    读音:hán qì

    繁体字:寒氣

    短语:寒流

    英语:chilliness

    意思:(寒气,寒气)
    寒冷之气。
    《礼记月令》:“季春行冬令,则寒气时发,草木皆

  • 戎虏

    读音:róng lǔ

    繁体字:戎虜

    意思:(戎虏,戎虏)
    古时对西方或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
    汉·蔡琰《胡笳十八拍》:“天灾国乱兮人无主,唯我薄命兮没戎虏。”
    唐·温庭筠《伤温德彝》诗:“昔年戎虏犯榆

  • 虺毒

    读音:huī dú

    繁体字:虺毒

    意思:
    1.蛇虺之毒。
    《孔丛子嘉言》:“梁丘据遇虺毒,三旬而后瘳。”

    2.比喻人祸。多指阴谋、毒计。
    北周·庾信《哀江南赋》:“豺牙宓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