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社良辰,千家庭院。
意思:二是好时光,千家庭院。
出自作者[宋]陈尧佐的《踏莎行·二社良辰》
全文赏析
【注释】:
此词为作者唯一留传于世的词作,是作者为感谢宰相申国公吕夷简荐引其拜相之恩德而作。词中采用比兴、暗喻手法,以燕子自喻,寄寓了词人的感恩思想。
词的起首三句点节序,写环境,以燕子的翩然来归,喻朝廷的济济多士,同时也寄寓了词人对如同明媚春光的盛世的赞美与热爱,以及词人悠然自得的心情。二社,指春社与秋社,是祭祀社神(土地神)的节日。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秋社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联系下文来看,这里主要指春社,之所以要说是“二社”,因为要与下句的“千秋”对举。就作为候鸟的燕子来说,相传春社来,秋社去,故亦可称“二社”。“千秋庭院”,一作“千家庭院”。“千秋”义较胜,即秋千。燕子于寒食前后归来,而秋千正是寒食之戏。此亦暗点时令 ,与“ 二社 ”照应。
“翩翩”,轻快。燕子一会儿飞向空中,一会儿贴近地面,自由之态可掬。句中着一“又”字,说明燕子的翩然来归,非止一双,“新来”切己之初就任,语虽浅而意深 ,进一步歌颂朝廷的无量恩德。
三、四两句暗喻吕夷简的退位让贤,并自谦依附得太晚。词人把这一层意思,表达得极为婉曲,令人觉得含蓄蕴藉而不直白、浮浅。“凤凰巢稳许为邻”,以凤凰形容邻座之巢,意在突出其华美与高贵。不说“占得 ”,而说“许为邻”,亦谦恭之意。“潇湘”谓燕子从来之处,当系虚指。“来何晚”三字,充满感情色彩。从语气上看,似为自责,其中大有“相从恨晚”之意。
过片二句以象征、比拟手法,通过描写心情舒畅的燕子乱入红楼、低飞绿岸的意象,表达出词人当时的欢乐、畅适心境。“红楼”为富贵之家,“绿岸”为优美之境。“乱入”形容燕子的纷飞。下片第三句“画梁时拂歌尘散”,据刘向《别录》云,汉代有虞公者,善歌,发声能震散梁上灰尘。华堂歌管,是富贵人家常事 ,燕子栖于画梁 ,则梁尘亦可称作“歌尘”。此亦为居处之华贵作一点缀。
结尾二句以“主人”喻吕夷简,以“燕”喻词人自身,委婉曲折地表达了感恩之情。“为谁归去为谁来”,纯为口语,一句提问,引起读者充分注意,然后轻轻逗出“主人恩重珠帘卷”,悠然沁入人心,完成了作品的主题。这种代燕子立言以表示对主人感激的象征手法,收到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此词虽然格调不高,但它以曲笔抒深情,笔愈曲而情愈浓 ,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艺术上不乏可取之处。
相关句子
- 烟雨暗千家。-- 出自《望江南 超然台作》作者:[宋]苏轼
- 蝇与蚋,千家聚。-- 出自《满江红 仪真次韵》作者:[元]吴存
- 江城千家丹碧窟。-- 出自《东门行二首》作者:[宋]戴表元
- 近入千家散花竹。-- 出自《桃源行》作者:[唐]王维
- 清霅千家日日春。-- 出自《偷声木兰花·曾居别乘康吴俗》作者:[宋]张先
- 良辰在何许。-- 出自《赠赵六贞固》作者:[唐]陈子昂
- 良辰一携手。-- 出自《刘博士江丞朱从事同顾不值作诗云尔》作者:[南北朝]何逊
- 良辰遂往。-- 出自《赠刘琨诗二十首 五》作者:[魏晋]卢谌
- 良辰近禁烟。-- 出自《宴桃源/如梦令》作者:[宋]曹遇
- 良辰感圣心。-- 出自《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作者:[南北朝]谢灵运
- 良辰竟何许。-- 出自《古风其三十二》作者:[唐]李白
- 万里隔良辰。-- 出自《悲哉行》作者:[南北朝]沈约
- 良辰竟何许。-- 出自《在郡卧病呈沈尚书诗》作者:[南北朝]谢朓
-
良辰上客徜徉。-- 出自《清平乐·向来省户》作者:[宋]张孝祥
- 良辰乐事难忘。-- 出自《望海潮·宝山烟霁》作者:[宋]王之道
- 庭院。-- 出自《河传 戏效花间体》作者:[元]邵亨贞
- 庭院。-- 出自《河传 戏效花间体》作者:[元]邵亨贞
- 绿树深庭院。-- 出自《玉漏迟·绿树深庭院》作者:[宋]史深
- 庭院欲黄昏。-- 出自《菩萨蛮·云屏月帐孤鸾恨》作者:[宋]向滈
-
沈沈庭院。-- 出自《减字木兰花·天寒人静》作者:[宋]姚述尧
- 柳阴庭院。-- 出自《清平乐·柳阴庭院》作者:[宋]刘镇
- 庭院生秋意。-- 出自《虞美人·一杯薄酒休辞醉》作者:[元]元好问
- 闲庭院。-- 出自《渔家傲·十一月新阳排寿宴》作者:[宋]欧阳修
- 这般庭院。-- 出自《锦帐春 席上和杜叔高》作者:[宋]辛弃疾
- 掩映闲庭院。-- 出自《惜双双/惜分飞》作者:[宋]无名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