怅吴宫幽径,埋深花草,晋时高冢,锁尽衣冠。
意思:惆怅吴宫小路,埋深花草,晋时高冢,锁完衣服。
出自作者[元]白朴的《沁园春 金陵凤凰台眺望》
全文赏析
这首诗《独上遗台,目断清秋,凤兮不还》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独特的视角和深情的笔触,描绘了遗台秋景,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和人生的感慨。
首联“独上遗台,目断清秋,凤兮不还”,诗人独自登上遗台,望断清秋时节,感叹凤鸟不返。这里用“凤兮不还”暗示了历史人物的消失,也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颔联“怅吴宫幽径,埋深花草,晋时高冢,锁尽衣冠”,诗人怅然于吴宫幽静的小径,深草丛生,晋时的高冢也锁着往昔的繁华。这里描绘了遗台秋景,也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颈联“横吹声沉,骑鲸人去,月满空江雁影寒”,横吹声沉寂下来,骑鲸人也已离去,满月挂在江上,雁影寒霜。这里通过描绘遗台秋夜的景象,表达了对逝去英雄的敬仰之情。
尾联“登临处,且摩挲石刻,徒倚栏干”,诗人登临遗台,摩挲石刻,徘徊栏杆,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现实的感慨。
整首诗以秋景为背景,通过对历史和人生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历史的敬仰之情。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情感深沉,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作。
在整体赏析之后,我们可以从细节上进一步分析这首诗。首先,“青天半落三山”“白鹭洲横二水间”等句,运用了生动的意象,描绘了遗台秋景的壮美。其次,“问谁能心叱,秋来水静,渐教身似,岭上云间”等句,通过比喻和象征等手法,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最后,“重回首、怕浮云蔽日,不见长安”等句,则表达了对现实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担忧。
总之,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慨,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