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初晓明朗,忽然雾起,已而日出,光景奇怪》 犹嫌未奇怪,别出奇怪处。

犹嫌未奇怪,别出奇怪处。

意思:还嫌不奇怪,别出奇怪之处。

出自作者[宋]杨万里的《初晓明朗,忽然雾起,已而日出,光景奇怪》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神幻莫测的山中观景体验,语言生动,意象丰富。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赏析: 首先,诗人以“明发望远山,一一粲可数”开篇,展现了一幅清晨望远山的画面,山峦清晰可见,引人入胜。然后,诗人通过“幽人萌望心,便被山灵妒”表达了自己对山景的痴迷,仿佛引发了山灵的嫉妒。 接着,诗人描绘了山中的奇景,使用了一系列的比喻和象征。“逡巡出神通,变化足惊怖”描述了山中景色的千变万化,令人惊叹。“初将兜罗绵,擘作霏微絮”将山中的云雾比作细绵,形象地描绘了云雾的柔和与飘散。而“周遭裹世界,仰视失天宇”则表现了山中云雾的浓厚,仿佛包裹了整个世界,使人仰望天空都无法看清。 然后,诗人以“高悬赤瑛盘,不计丈尺许”描绘了太阳高悬的景象,以“下照空蒙间,红光贯轻素”描绘了阳光穿透云雾的景象,非常生动。 在描绘完自然景观后,诗人又以“中有人物影,纷纭竞来去”引入了人文元素,山中的人物影像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诗人在描绘完这些景象后,又通过“珠立一路憧,瑶森四山树”等语句,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奇景,形象生动。 最后,诗人以“恍疑刮眼膜,依旧认山路”结束了这次神幻的山中观景体验,表达了自己在惊叹之余,仍然能认清现实,认识到这只是一次幻觉的体验。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生动,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山中神幻莫测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明发望远山,一一粲可数。
幽人萌望心,便被山灵妒。
逡巡出神通,变化足惊怖。
初将兜罗绵,擘作霏微絮。
周遭裹世界,仰视失天宇。
高悬赤瑛盘,不计丈尺许。
下照空蒙间,红光贯轻素。
中有人物影,纷纭竞来去。
亦各有所持,莫辨是何具。
犹嫌未奇怪,别出奇怪处。
珠立一路憧,瑶森四山树。
横空金桥梁,拔地玉窣堵。
骇目方谛观,卷地急收去。
恍疑刮眼膜,依旧认山路。
那知幻与真,不记梦兼寤。
神游峨眉山,诳俗笑佛祖。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奉新县、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关键词解释

  • 奇怪

    读音:qí guài

    繁体字:奇怪

    短语:大惊小怪 骇然 骇怪 惊诧 骇异 怪 惊叹 惊愕 愕然 诧 奇 希罕 异 惊讶 咋舌

    英语:odd

    意思:<

  • 出奇

    读音:chū qí

    繁体字:出奇

    短语:新鲜 非常 特种 异常 异样 奇异 特 异乎寻常 殊 特别 奇特 非常规 例外 与众不同 破例 突出 奇 异 出格

    英语:extra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