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朱表臣职方提举运盐》 国用必余资,亭民无滞物。

国用必余资,亭民无滞物。

意思:国家用一定多资,亭百姓没有滞留物。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送朱表臣职方提举运盐》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鲜明的形象和生动的语言,对当时官营商业的弊端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由贸易的向往和对民生问题的关注。 首先,诗中描绘了官营商业的种种弊端。通过描绘蜃灶煮溟渤、航咸播楚越等形象,诗人生动地展现了官营商业的垄断性和对市场的控制力,使得奸商得以在其中谋取暴利。同时,连艘以转致、搅灰或沉没等形象,也揭示了官营商业在运输过程中的不公、不义行为,使得商人不得不承受沉重的负担。 其次,诗中表达了对自由贸易的向往。诗人呼吁朝廷应该允许商人自由贸易,不要对商人进行过度的税收和监管,以避免商人因惧怕惩罚而不得不从事违法活动。同时,诗人也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如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加强监管措施等,以保障商人的合法权益。 最后,诗中还表达了对民生问题的关注。诗人呼吁朝廷应该关注民生问题,通过自由贸易来促进经济发展,使百姓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同时,诗人也强调了公平、公正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公正的商业环境才能真正地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整首诗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对当时官营商业的弊端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由贸易和民生问题的关注和思考。这首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蜃灶煮溟渤,航咸播楚越。
官榷利言盈,盗贩弊相汨。
连艘以转致,搅灰或沉没。
虽使日鞭黥,未易穷奸窟。
朝廷用朱侯,提职欲无阙。
侯因许专画,拜疏陈其说。
曰臣有更张,敢以肝胆竭。
荆湘岭下城,恃远不畏罚。
堂堂事私贾,遮吏遭驱突。
愿使商自通,输金无暴猝。
淮江且循常。
约束备本末。
国用必余资,亭民无滞物。
事下丞相府,论议不可拔。
从之东南苏,拒之财赋遏。
听侯侯往施,所便黔黎活。
五味既和调,万里销狂悖。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国用

    读音:guó yòng

    繁体字:國用

    英语:national expenditures

    意思:(国用,国用)

    1.国家的费用或经费。
    《礼记王制》:“冢宰制国用,必于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