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头低压昏烟重,鹤背斜拖夕照明。
意思:树头低压昏烟重,鹤背斜拖晚上照明。
出自作者[宋]邓深的《登光寺塔》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凯之曾说越中行,塔级亲登眼始惊。》,这是一首描绘越中(今浙江)地区壮丽山水的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越中山水的独特魅力。
首联“画合千山翠浓淡,枝分万水练纵横。”这两句诗形象地描绘了越中山水的特点,山峦叠翠,水波纵横,展现出一种壮美的景象。其中,“画合”一词,形象地表达了山峦重叠、色彩斑斓的景象,给人一种如画般的美感;“千山翠”和“万水练纵横”则生动地描绘了越中山水和水的交融,给人一种壮丽、宏大的感觉。
颔联“树头低压昏烟重,鹤背斜拖夕照明。”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越中山水在黄昏时的景象。树头低垂,昏烟笼罩,给人一种神秘而幽静的感觉;而鹤背夕照明则描绘了夕阳余晖映照下的鹤和越中山水,给人一种温暖而明亮的感觉。
颈联“疑是舟成生羽翼,泠然云青御风清。”这两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越中山水的一种超脱世俗的感受。诗人似乎已经化身为一只飞舟,自由自在地在山水之间穿行;而这种感觉又仿佛是在云中乘风而行,给人一种超脱尘世、清净无染的感觉。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越中山水独特的魅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以及对自由、超脱的向往。
此外,这首诗的韵律和节奏也十分优美。诗人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对仗、叠词等,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感。同时,诗人通过富有变化的句式和节奏,营造出一种动态的氛围,使得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越中山水的壮美和神秘。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佳作,它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越中山水独特的魅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以及对自由、超脱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