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英不满掬,何以慰朝饥。
意思:蓓蕾不满捧,如何安慰朝廷饥荒。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野菊生秋涧,芳心空自知》是一首对野菊的生动描绘,它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野菊在秋涧中的生长,以及它孤独而坚韧的精神风貌。
首句“野菊生秋涧,芳心空自知”就赋予了野菊一种孤独而坚韧的特性,它生长在秋天的涧水边,无人知晓,只有自己知道它的芳香。这种孤独和坚韧正是野菊的精神象征,也是诗人自身情感的寄托。
“无人惊岁晚,惟有暗蛩悲”描绘了岁月的流逝和秋天的寂寥,但野菊却依然坚韧地生长,只有暗处的蟋蟀为岁晚而悲。这里诗人表达了对野菊坚韧精神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寂寥。
“花开涧水上,花落涧水湄”描绘了野菊在涧水上盛开的场景,也描绘了花落水湄的凄美画面。这里诗人再次赞美了野菊的生命力,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感慨。
“菊衰蛩亦蛰,与汝岁相期”中,诗人以“菊衰”来描绘秋天的景象,以“蛰”来描绘蟋蟀的冬眠,表达了对生命的循环和自然的规律的尊重。同时,这里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期待和希望。
最后,“楚客方多感,秋风咏江蓠”表达了诗人在秋风中感怀人生的情感,而“落英不满掬,何以慰朝饥”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和人生困苦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野菊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敬畏和感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寥以及对人生的期待和希望。诗中野菊的形象既是诗人的自我写照,也是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赞美和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