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奉陪萧使君入鲍达洞寻灵山寺》 树杪下归人,水声过幽石。

树杪下归人,水声过幽石。

意思:树梢上下回归的人,水声经过幽石。

出自作者[唐]刘长卿的《奉陪萧使君入鲍达洞寻灵山寺》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山间秋景的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山间生活的向往和喜爱之情。 首联“山居秋更鲜,秋江相映碧”直接点明山间秋天的景象,清新自然,秋江碧透,与山间秋叶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颔联“独临沧洲路,如待挂帆客”描绘了诗人独自来到海边小路的情景,仿佛在等待着船只的到来,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山间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几联,诗人通过对山间秋景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喜爱。“入云开岭道,永日寻泉脉”表达了诗人对山间道路和泉水的探索和寻觅,体现了自然的神秘和魅力。“古寺隐青冥,空中寒磬夕”则描绘了古寺隐藏在天空之中,晚上的磬声显得格外清冷,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山间生活的向往和敬畏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山间秋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山间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体现了诗人的人文情怀。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通过对山间秋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山居秋更鲜,秋江相映碧。
独临沧洲路,如待挂帆客。
遂使康乐侯,披榛著双屐。
入云开岭道,永日寻泉脉。
古寺隐青冥,空中寒磬夕。
苍苔绝行径,飞鸟无去迹。
树杪下归人,水声过幽石。
任情趣逾远,移步奇屡易。
萝木静蒙蒙,风烟深寂寂。
徘徊未能去,畏共桃源隔。
作者介绍 谢灵运简介
刘长卿(约726—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刘长卿生卒年未确论,各名家说法相差甚远,争议十分激烈,一般认为生于公元709-725年间,逝于786-790年年间。刘长卿工于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骚坛秘语》有谓:刘长卿最得骚人之兴,专主情景,刘长卿的名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入选中国全日制学校教材。

关键词解释

  • 归人

    读音:guī rén

    繁体字:歸人

    英语:classify; include

    意思:(归人,归人)

    1.死人。
    《列子天瑞》:“古者谓死人为归人。”
    唐·

  • 树杪

    读音:shù miǎo

    繁体字:樹杪

    英语:tip of a tree; treetop

    意思:(树杪,树杪)
    树梢。
    《陈书儒林传王元规》:“元规自执楫棹而去,留其男女三人,阁

  • 幽石

    读音:yōu shí

    繁体字:幽石

    意思:犹墓石。
    王闿运《邓太夫人钟氏墓志铭》:“既别起丘陇,宜有议铭,乃刻幽石。”参见“墓石”。
    ------------------------------
    幽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