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过嵩阴隐者》 架书抽读乱,庭果摘尝稀。

架书抽读乱,庭果摘尝稀。

意思:架书抽读混乱,庭院果摘曾经很少。

出自作者[唐]李频的《过嵩阴隐者》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诗,通过对少室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首句“当门看少室,倚杖复披衣。”描绘了诗人站在少室山门前,拄着手杖,披着衣服,展现出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少室山是诗人的精神寄托,他倚杖看山,表现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生活的热爱。 “每日醒还醉,无人是与非。”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迷茫。他每天醒着就醉了,不知道自己是对还是错,这种迷茫和孤独是他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体现。 “架书抽读乱,庭果摘尝稀。”这两句描绘了诗人读书和品尝水果的生活场景,表现出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然而,由于孤独和迷茫,他读书的次数减少了,品尝庭果的机会也少了。 最后一句“独有江南客,思家未得归。”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归乡的渴望,但他却无法归乡。这种思乡之情是诗人孤独和迷茫的根源,也是他生活状态的真实写照。 整首诗通过对少室山的描绘和对诗人生活状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思乡之情。诗人的生活状态和他对生活的态度,反映了他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理解。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当门看少室,倚杖复披衣。
每日醒还醉,无人是与非。
架书抽读乱,庭果摘尝稀。
独有江南客,思家未得归。
作者介绍
李频(818—876),字德新,唐寿昌长汀源(今浙江建德李家镇)人,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著有《梨岳集》一卷,附录一卷。

寿昌县令穆君曾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关键词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