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日归耕若相忆,尺书频寄北山南。
意思:有一天他回家种田或者相忆,尺书多次寄北山南。
出自作者[宋]苏辙的《再和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天教穷困欲谁衔,生事那须一一谈。自笑丰年尘满甑,不堪雨後菌生庵。士师憔悴经三黜,陶令幽忧付一酣。他日归耕若相忆,尺书频寄北山南》是作者在描述他的生活状况以及对于未来的思考。
首联“天教穷困欲谁衔,生事那须一一谈。”表达了作者当前生活的窘迫和无奈,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而是选择坦然面对,不怨天尤人。这一句透露出一种坚韧不屈的精神,即使面临困境,也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和理想。
颔联“自笑丰年尘满甑,不堪雨後菌生庵。”描述了作者在丰收之年仍然生活艰难,甚至在雨后出现了菌生的情况,形象地描绘了生活的困苦。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生活的艰辛。
颈联“士师憔悴经三黜,陶令幽忧付一酣。”这里作者用典,借士师和陶渊明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对于当前生活状况的无奈和忧虑。士师因为生活困苦而憔悴,陶渊明则通过饮酒来排解忧虑。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尾联“他日归耕若相忆,尺书频寄北山南。”表达了作者对于未来的思考和希望,他希望能够有一天能够回到农村,回到自己的故乡,过上平静的生活。这一句透露出作者对于农村生活的怀念和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当前生活的无奈和失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的生活状况和对于未来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的坚韧不屈和对农村生活的向往。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读来让人深有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