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不自心始是心,眼不见眼始是眼。
意思:心不从心开始这样的心,眼不见眼睛开始是眼睛。
出自作者[宋]释正觉的《偈颂七十八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含哲理的诗,它探讨了心、眼、思维与真实世界的关系。通过深入的剖析,诗人试图阐述对真实世界的理解,以及如何通过心灵之眼去洞察事物的本质。
首句“心不自心始是心”,意味着只有当心不再被自我所限制时,才能真正地理解和感知世界。这反映了诗人对于无我之境的追求,只有摒弃自我,才能洞悉真理。
接下来,“眼不见眼始是眼”一句,进一步阐述了对于观察世界的理解。眼睛只有摆脱了自身的束缚,不再局限于肉眼所见,才能真正看清世界的本质。
“堂堂无影迹,历历绝思惟。”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堂堂正正,没有痕迹,清晰明了,无需多余的思考。
“明满环中,兔怀夜月。”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世界的明晰与神秘,兔子怀抱着夜月,象征着对未知的探索和向往。
“翠横海上,犀晕秋山。”这两句则以自然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敬畏与赞美。
最后,“直须及尽玄微,始解承当底事。”这两句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只有深入了解玄妙微妙的事物,才能真正承担起探寻真理的重任。
整首诗意境深远,哲理深刻,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于真理、自然、自我与世界关系的独特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