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黄此去腾夷路,应念区区负弩迎。
意思:飞黄这去传播民族路,应考虑区区背负弩迎接。
出自作者[宋]陈邦庆的《谨次府判朝议江公之韵·道中二首》
全文赏析
《谨次府判朝议江公之韵·道中二首》是宋代诗人陈邦庆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所见所闻,表达了对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赞美之情。
首联“路入仙源一水分,山藏古寺万松围”,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诗人将道路比喻为通往仙境的河流,将山中的古寺隐藏在茂密的松林之中,形象地表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颔联“云锁石门疑路断,月窥松径觉僧归”,通过对云雾、月光等自然现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神秘莫测的氛围。诗人将云雾笼罩的石门比作通往仙境的道路,将月光洒在松林小径上的景象比作僧人归来的场景,富有诗意。
颈联“野鸟衔花时自舞,幽人采药晚忘归”,通过对野鸟和幽人的描绘,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景象。诗人将野鸟衔花飞舞的场景与幽人在山林中采药的情景相互映衬,展现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
尾联“莫笑躬耕老农圃,也曾风雨夜深归”,通过对躬耕老农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勤劳朴实的农民的敬意。诗人以自己曾经在风雨交加的夜晚归家的经历来对比老农耕耘的身影,强调了勤劳朴实的品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中还透露出诗人对勤劳朴实的农民的敬意,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