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元丰壬戌岁暮书事》 嗟予闭门人,感此亦愁蹙。

嗟予闭门人,感此亦愁蹙。

意思:可惜我关闭门的人,感谢这也愁眉头。

出自作者[宋]杨时的《元丰壬戌岁暮书事》

全文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自然和生活的深深感慨。诗人观察到了闽地的种艺繁茂,谷物满山,然后描述了季节的变化,由春雨润泽的原野绿色,到春风带去云彩,天气变热,再到凉风骤起,万物迅速收敛。诗人坐在家中,看到树林和山峦变得空旷,万木凋零,霜冻借助风力,甚至摧折了松竹。这些景象使得诗人感到忧郁和愁苦。 然后,诗人转向了自己的内心,提到了幽庭中的萱草,采之不尽。他用酒来寻求解脱,希望能醉饮百斛,沉酣其中,享受当前的运命,不再去触碰那高高的天门。最后,诗人以"万物一刍狗,苍苍自高目"作结,表达了一种超脱物外,任运自然的态度。 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和生活的深深感慨,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豁达态度。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也展示了他的豁达和超脱。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闽陬地力尽,种艺被山谷。
涵濡一雨润,郁郁原野绿。
春风忽云徂,舒景变炎燠。
凉飚动地轴,揫敛何神速。
坐愁林峦空,俯视万木秃。
凝霜借风力,摧折到松竹。
嗟予闭门人,感此亦愁蹙。
幽庭有萱草,采采不盈掬。
如闻糟床注,取醉须百斛。
沉酣乐时运,天关不须触。
万物一刍狗,苍苍自高目。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杨时(1020年-1071年),字龙池,号文伯,是北宋时期的一位重要士人、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出身世家,曾担任过几个官职,包括监察御史、侍御史等,但因多次上书直言劝谏,受到流放等处罚。杨时一生著述颇丰,尤以诗文、书法成就最为突出。

在文学方面,杨时的作品具有很高的价值,以清新明丽著称,代表作品有《渔家傲·秋思》、《忆江南·江南好》等近百首佳作。在诗歌创作方面,杨时偏爱自由洒脱的体裁和情感,他的诗歌清新朗逸,抒发出豁达惬意的感觉,展现了自然美和人文情感之美。

在书法方面,杨时的成就也不容忽视,他的书法风格大胆奔放,自由自在,有“杨文伯之草”之称。杨时擅长于楷、行、草三种书体,其中狂草书法被誉为“飞白神韵”,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书法风格之一。

关键词解释

  • 愁蹙

    读音:chóu cù

    繁体字:愁蹙

    意思:忧愁迫促。
    郭沫若《北伐途次》二五:“择生带着一个愁蹙而又含着怒气的面孔问我:‘你是在斗气,还是认真要不干的?’”沙汀《催粮》:“汪二愁蹙地诉苦说,声调空洞而又可怜。”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